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3年各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附答案)(一)
2013-03-07 08:24: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综合题

本大题100分 1、 I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使用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小康”。从此“小康”与改革开放一起,深入中华大地,成为亿万中国人的共同追求。
    小康生活啥模样?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这样描述小康生活:“吃得饱,穿得暖,过年能吃饺子,手里有零花钱。”今天,人们对小康的描述已发生了变化:“小康就是收入不断增加,有余钱买点股票、基金,有时间出去转转。”
    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飞跃。
    2.改革开放前,浙江省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10.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3’700多万人口(现为4900多万人)。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等要素禀赋供给不足,一次性能源95%靠外来输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迈出外出务工、推销的第一步,温州修鞋匠、理发师、弹棉郎,东阳、诸暨、上虞等地的建筑工,永康的五金匠,台州的豆嫂、工匠等几十万浙江务工推销大军,不畏艰辛、歧视,走向全国各地艰苦营生,实现了创业资本的原始积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浙江经济迅速崛起,又一次出现浙江人外m经商办厂的高潮,他们在全国各地开店办厂,创办各类专业市场,带动浙江产品走向全国。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浙江人又开辟了外出投资创业的第三次高潮,在省外乃至国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销售市场,不断扩展浙江的发展空间。
从2003年开始,浙江人又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和“法治浙江”上下功夫。在这一过程中,浙江率先发展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经济形式,率先对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等,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3.2006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15649亿元,5年年均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31684元,年均增长12.5 9/6,地方财政收入1298亿元,年均增长25.4%。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全面进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
    从1978年到2005年,浙江省经济总量从124亿元增加到13438亿元,从全国第12位跃居第4位,2005年人均GDP 3382美元,居全国省区第一位,成为全国各省区中首个人均GDP超3000美元的省份。
    到2004年,浙江省工业化水平仅低于上海、北京、天津和广东省。据国家统计局对2002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532种最终产品调查,浙江有56种产品产量名列全国第一,42种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超过30 9/6。2005年在规模以上制造业30个行业中,浙江有18个行业主业务占全国同行业10%以上,11个行业实现利润占全国比重15%以上,其中有5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超过20%,利润超过25%。
    2005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294元和6660元,均在全国排名第三,已分别连续5年和连续21年保持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32和0.36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浙江有30个县市已选入全国百强县,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之首;268个小城镇选人全国“千强镇”,亦位居全国之首。2004年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4:l,而同期全国城乡收入差距则是3:2:1。2004年全省11个地区人均GDP最高与最低地区间的差距是3.7倍,不仅小于全国省际差距,也小于发达省份内部的地区差距。
    2005年浙江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居全国第四位,省区第一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83.4%,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就业比较充分,还吸纳了800万省外劳动力。2002年以后每亿元GDP劳资争议案件受理件数开始下降,目前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3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测评,浙江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从2004年的92.33%,提高到了96.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9个百分点。
    4.二十多年来,中国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究其原因:~、中国还不是一个创新型国家。一般说来,创新型国家,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5%,而中国目前是
1.11%;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求是70 9/6,中国目前是30%,对外技术依存度要求低于30%,中国是60%。二、技术进步不是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我国经济发展的75%左右靠能源、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只有25%左右靠技术进步,科技发展速度远远没有匹配经济发展速度。三、贫困人口数量还相当大。据不完全统计,城市中下岗职工和失业人数大体有1400万,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达6000多万。四、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严重失衡,导致局部过热、局部过冷。五、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应该说,目前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已达4万亿,具备了解决公共服务不足问题的条件。问题在于在财政支出中,行政性支出比例太大,公益性支出太少。六、人才配置仍不合理。最大的问题是存在人才的负淘汰机制。
 
    9.不久前,建德市李家镇曙光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村民们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免费体检。物理检查、胸透、心电图、B超……这些曾经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免费体检项目如今正逐渐走进农民生活。
    2003年,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行,4年来受益面不断扩大。到2006年,全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已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人数2902万人,人均筹资60元,参保率为86%,提前达到中央关于2008年基本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要求。
    2006年浙江全面启动了农村健康工程、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程、科教兴卫工程、强院工程和中医药攀登工程等“六大工程”,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由2001年的1.64人增加到2006年的1.9人,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由1.79张增加到2.34张。
    然而,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七成以上人口是农民,农村却只有两成卫生资源,八成是在城市,且集中在大医院。农村卫生、农村健康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短板。
    10.“十五”期间,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 9/6,但农村收人年均实际增长率仅为7.4%。浙江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有大约1/3的城市居民在十多年时间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但浙江的贫富差别在某些方面仍呈现扩大的趋势。
    针对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较大的现状,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解决城市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08年到2010年,基本实现低保标准两倍以下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基本满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买或租赁经济适用住房,基本完成现有旧住宅区的综合改造,多渠道改善农民T等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2001—2006年各年度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1%以内,2006年为3.5%,是五年中最低的,城乡统筹就业格局初步形成。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11.6万人,帮助163.5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007年5月,杭州市全面启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以来,各主城区、街道想方设法,各出妙招,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目前,该市主城区3368名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基本清零。
    中国要提高福利水平,建设福利社会,并不是重走计划经济时期福利体制的老路,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新的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福利体制的创新。具体而言,无论是“先富带动后富”,还是经济发展带动社会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尤其需要政府有效发挥其汲取资源、进行再分配、培育社会体系、实行监督的一系列重要职能。
    11.在温岭市泽国镇。如今有一个著名的“乒乓球摇号”故事。近年来,这个镇一直在试行重大公共事务群众参与决策的“民主恳谈”制度,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产生民意代表。镇里按照1000人口以上每村4人、1000人口以下每村2人的原则,确定民意代表分配比例,全镇每户人家都分到一个号码,哪家被抽中,就派出1名代表参会。通过采用乒乓球摇号的随机抽样方式,全镇从12万人口中抽选了275名民意代表。召开协商会时,每个民意代表对各个公共事务项目投票。
    泽国镇的民意代表制充分利用了公众政治参与的内在积极性,与我国现有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相结合,从而集中了民意,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对于这项改革,温岭市领导谈了“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决策层对民意的估计和真实民意之间会有较大偏差;二是没想到决策层平时听到的“民声”并非真实广泛的“民声”;三是没想到最基层的党委政府在民意收集和反映机制上尚存在那么多的缺陷。这一切都说明,即便决策层有真实意愿自觉代表群众的利益诉求,但“想当然”的“直接决策”也难以代替人民群众的真实愿望。
    12.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浙江省不断创新“枫桥经验”,落实信访领导责任制,使大量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2006年浙江省刑事发案绝对数首次下降,降幅为2.36%。5年来,全省经过大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市、县、乡镇、村(企业)四级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数以千计
的安全生产监督员队伍和安全生产检查力量,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监督。2004年至2006年,全省安全生产事故逸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连续3年实现零增长。
    13.2007年11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战略(规划)环评在中国”国际研讨会上说,我国(规划环评条例)立法工作之所以两年没有取得进展,主要源于有些部门和地方政府追求短期利益、局部利益。战略(规划)环评之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新时期29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如今,人们已很难找到没有被污染的江河湖泊,不少人生活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的交叉污染之中。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建设生态文明,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环境污染一日不遏制,生态问题一日不解决,很多地方
的百姓连生存都面临危机,谈什么又好又快地发展。
    近日,国务院一连批准下发了有关部门制定的六个成套性文件,这六个文件围绕着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制定了一套严密而科学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从2008年起,中国地方省级官员将开始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如果成绩单未能及格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在《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中,都出现了“一票否决”的字眼,这意味着节能减排将成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成了决定干部升迁与去留的一项硬指标。
    不以牺牲环境换政绩,既要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更要环境生态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浙江省自2004年10月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811”行动是浙江省以八大水系和11个重点监管区为重点的一项全省性的环境污染整治_[程。当年,在八大水系和运河的水质中,飞云江的水质达标

Tags: 历年真题 word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试卷-(..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