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标准预测试卷(六)(一)
2011-04-25 13:16: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 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西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性观点.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和古希腊哲学关于水、气、火等是万物本原的学说.“水是万物的本原”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观点.水既是实物,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的唯物主义观点.

----------------------------------------

2、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参考答案: 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与物质的相互转化.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这只能说明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并不能得出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

3、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论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这一著名论断,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矛盾问题的指导性线索.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

4、 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哲学

B.宗教

C.政治法律思想

D.国家政权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结构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

5、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察意识的本质问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AC是唯心主义的说法,B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说法,故排除.

----------------------------------------

6、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

参考答案: B

本题考查对度的把握.对事物的把握“过犹不及”,“过”与“不及”都是没有把握好“度”.本题中就没有把握好对人物描写的度,使得“刘备似伪”,“诸葛近妖”,从而显得人物不真实.所以选B.

------------------
Tags:公务员考试真题 行测 申论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真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