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有分数要求时,这位老师毫不讳言,“分数越低我们越感兴趣”。
事实上,不少中学毕业班的老师也接到类似电话,在泉州一中学任班主任的杨老师告诉记者,一家民办院校的招生老师还想拉拢他当招生代理人,并许诺“干得好的话,一个月收入超过老师一年收入”。
针对“高抽成”拉生源的做法,集美一家民办职业学校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是公开的秘密”。
“这是一个层层都有钱赚的事情”,资深的招生办主任林先生,曾对泉、厦两地民办院校的生存问题做过调查,他向记者披露了类似民办院校的招生利益链条。林先生介绍,由于一些民办院校列入“统招”比例的生源不多,其要生存,计划外招生必不可少,“较早使用高抽成拉生源的是江西的一些民办院校,有时一口气就来福建拉走数百人,之后本地的一些院校开始效仿”。
“比如学校下达1000人的招生任务,并确定1500元/人的招生经费后,顶端的招生负责人就有150万招生经费。”林先生说,多数学校都会派“招生代理人”在各地布点,他们一般会与各地学校联系,“退休校领导,一些比较差的学校的班主任、任课老师,都是这些招生老师的最爱”。林先生透露,这些中学的负责人或班主任、老师,利用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动员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去读民办院校,成功率很高,“每介绍成功一名,他们就可获得数百元甚至高达千元不等的‘感谢费’”。
按照相关校方的说法,这些招生代理人是最大的获利者。记者从一所民办院校招生办主任处得到的一个说法是,在这短短几个月招生中,有招生人员月赚十余万,“我就接触过一个招生代理人,通过和学校合作,一口气招了近两百名学生,佣金有20多万元”。
但民办职业院校却是最后的获利者,“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