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个新生,一般要在学校读二至三年,招生老师只在学生报名的第一年拿提成。这样算下来,学校虽然花了一些钱,但仍赚取了大头”。一些招生代理人表示,部分民办职业院校的非理性争夺生源,才是造就招生代理人暴富的真正原因。
10、福建省一家高职院校的负责人表示,招生乱局使民办高校陷入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违规招生损坏了学校声誉,只好投入更多人力、用更高的成本招生。招生人员庞杂,不计后果争夺生源,学校的声誉一再受损。“生存是第一要务,没有生源什么都不用谈,民办高校也有无奈之处。”这位负责人说。
激烈的生源争夺让招生成本不断推高,学校不堪重负。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全校588名教职员工中,招生人员就有110名之多,每年四五月份开始,该校就要往省内外派出大量人员设点招生,涉及省市达16个之多。
“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涨的招生成本最终要由学费来埋单。厦门一家高职院校学生告诉记者,今年暑假他在本校招生老师的“领导”下,回到老家去招生,并顺利招到了两名自考生。“招一个可以拿七八百元的报酬,招生老师比我们拿得更多。”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院长丁国强介绍,因为缺乏财政支持,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一是靠股东自掏腰包,二靠银行贷款,三靠学费收入。在股东自有资金投入不足、银行贷款有限的情况下,学费收入成了民办高校最为稳定的资金来源,因此招生工作也就成了民办高校的生命线。
“我搞了一辈子的教育,你说我喜欢去搞坑蒙拐骗吗?”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汤秀奎告诉记者,民办高校要想发展壮大,“钱”是最大的瓶颈之一,其中的坎坷与艰难很少有人知晓。
据介绍,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投资人将7000万元的自有资金投入办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