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个体的DNA进行了对比,,矛盾,所以正确选项为D。 88.【答案】A。第一种方法:对题干条件做“假设”分析。(1)题中提示:三个判断一真两假。分析①②两个判断都是要么录取甲而不录取乙;要么录取乙而不录取甲,究竟录取谁却不能确定。但两者语义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真或假”。也必然相同。假设两者“同真”则不合题义(题:只有一真),即可推知①②两判断都假。(2)剩余的判断③“甲被录取“就是真的。(3)根据“甲被录取”真,又知道①②都假,可推出:乙也被录取。正确答案为A。 第二种方法:对选项做假设分析。(1)假设选项A“甲、乙都被录取”是正确答案,则③“甲被录取”就真。而①、②都说“只能录取一个”皆假。A项刚好符合“一真两假”的题义。假设成立,正确答案A。(2)假设B“甲、乙都未被录取”正确,就构成三个判断都是假的。首先推出③“甲被录取”为假;再推出“只要乙不被录取,甲就被录取”也假;同理,最后根据“甲没被录取”从②逆否推出“乙被录取”还是假。B项与题干相饽。(3)假设C项正确,则三个判断都是真的,C也不行。(4)假设D项正确,则①②都真。D也不行。 89.【答案】D。这是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之一——共变法。 90.【答案】C。“我国经中医诊治的上海地区百余位胰腺癌患者中已有近二十位度过了3至5年”,近%的生存率远高于报告中的百分数,所以推出A和B正确。“患者中绝大多数是无法手术,未经过化放疗的,现在绝大多数活得有滋有味”表明中医叫人糊糊涂涂地活,而报告中准确的数字表明西医叫人明明白白地死。 第四部分常识判断 91.【答案】C。K•马克思和F•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思、,恩袼斯取得一致认识,并研究了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92.【答案】C。2007年,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2006年增加553元,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名义收入增长15.4%,实际收入增长达到9.5%,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93.【答案】B。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 2008年物价涨幅控制目标设在4.8%左右。这个指标创出最近5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 平调控目标的新高。 94.【答案】A。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 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是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政策。 95.【答案】D。《公务员法》第六十一条:机关对新录用人员应当在试用期内进行初任 培训。 96.【答案】D。生活压力、心理空间和人际关系都属于精神和文化层面。 97.【答案】B。 98.【答案】D。 99.【答案】D。于2008年1月1日施行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 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 办法》、《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养 老保险业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 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申领发放办法》、《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 理规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100.【答案】D。101.【答案】D。102.【答案】D。103.【答案】A。104.【答案】B。 105.【答案】A。106,【答案】B。107.【答案】D。108.【答案】C。109.【答案】C。 110.【答案】A。111.【答案】ABCD。112.【答案】ABCD。113.【答案】AB。 114.【答案】AD。115.【答案】ACD 116.【答案】AB。 117.【答案】ABCD。118.【答案】ABCD。119.【答案】ABCD。 120.【答案】ABCD。121.【答案】ABD。122.【答案】ABC。 123.【答案】ABC。124.【答案】ABCD。125.【答案】ABCD。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126.【答案】A。从表中可知公民获取政策信息的三个主渠道依次是国内电视、国内报 纸、互联网。 127.【答案】C。三大主渠道获取政策信息的人数合计占总人数的比例=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8.【答案】D。如果样本人数相等,则选择“国内报纸”作为第一渠道的男性公民是女性公民人数的 倍,选择“会议文件”作为第一渠道的男性公民是女性公民人数的 倍,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9.【答案】B。从表格中比例两栏可知,男性从“国内报纸”和“各种会议及文件” 中获取政策信息的比例大于女性的比例。 130.【答案】A。女性公民在“公民责任、公民权利、公共利益”上的选择人次占女性总选择人次的比例为×100%≈71.1%。 131.【答案】A。女性凭个人利益和个人兴趣参与制定政策的比例高于男性,说明女性比男性更感性。同时,男性以公民责任和公共利益为动机参与制定政策的比例高于女性,说明男性更加理性。所以本题应选A。 132.【答案】C。B、D项是一个意思,可知B、D理解正确。如果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度毫无关系的话,公民就不会有参政的积极性;反之,只有两者的关系越紧密,公民的参政热情才会高,A项理解也是正确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3.【答案】D。出于个人利益、个人兴趣、从众行为的选择占比例为13%+9%+3.1%=25.1%,所以正确答案为D。 134.【答案】C。从图中的比例不难看出。我们看到在零次制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女性公民远远高于男性公民(81.9%>66.9%)。男性在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方面比例都高于女性公民,因此说明不同性别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正确答案为C。 135.【答案】C。女性公民参与人数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多所产生的递减速度较慢现象,这个现象是对女性公民的肯定,而我们看到AB都是对女性公民的肯定,所以AB正确;而C说“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参与行为的递减现象”,与事实不符,所以C错误;D的“缓冲作用”也能说明递减速度较慢现象,所以D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C。 136.【答案】D。2003年粮食产量减产了,所以A、B项错;“十五”期间2005年粮食产量最高,C错。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7.【答案】A。2004年粮食产量同比2003年提高了×100%≈9% 138.【答案】D。观察图中,“柱子”最高的那一年粮食产量最高。 139.【答案】B。48401-45264=3137(万吨)。 140.【答案】C。2003年产粮43070万吨,2002年产粮45706万吨,2003年粮食产量下降了。本题注意选项D,尽管“十五”期间2003年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但其余几个年份粮食产量是上升的,所以从总体上说,“十五”期间粮食产量仍然是呈上升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