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九)
136.2005年和2001年相比较,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变化幅度最大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法国 137.2001到2005年间,完全符合曲线所显示的经 济发展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38.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从2001年开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占世界的比重一直在上升 B.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在2001至2004年不断加快,2005年有所减缓 C.从2001年开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低于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D.2001至2005年间,香港经历了比台湾、新加坡更加剧烈的经济波动和发展 1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2001至2005年间,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相对放慢 II.2001至2005年间,日本经济开始摆脱“停滞”状态,经济形势逐渐好转 III.2001至200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的变化趋势和其占世界比重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A.I B.II C.I和II D.II和III 140.能从表1、表2获得支持的说法是( ) I.整个世界的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中 II.传统的世界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和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III.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I B.II C.III D.I和II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是关键句,因此正确答案选B 。选项A 和D 错误,材料中关于音乐和乐器都是证明观点的材料;选项C 主体错误 2 .【 答案】 C 。【 解析】 材料介绍“黑马”一词的含义时,用了“原指……”’、”后指……”,表明了这一词义的变化过程。因此正确答案选C。 3 .【 答案】 A 【 解析】 材料第一句是关键句,表明了材料的主旨,因此正确答案选A 。选项B 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选项C “为何”在材料中没有明确交代;选项D 主体错误。 4 . [答案】 D :【 解析]材料中先提出问题:“怎么办呢?”然后回答了问题,因此正确答案选D。选项A 主体理解错误,材料主要不是在讨论闰月本身;选项B 不是材料的主要目的;选项C 在材料中没有明确表述。 5 . [答案】 D 。【 解析]材料用事实证明了湿地对防洪有重要作用.所以正确答案选D 。选项A 主体错误,材料的重点不是针对围湖造田发表看法;选项B 过于绝对化;选项C 太宽泛。 6 ,【 答案】 D 。【 解析】选项A 主体不对,材料没有谈到“新思路”;选项B 太宽泛笼统;选项c 是根据材料得出的推论、不是对材料本身的概括。 7 . [答案]C【 解析】 材料的第一句话表明了核心观点,后面用“因为”引导出的内容都是在表述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因此正确答案选C。选项A 是对材料最后一句话的概括,不是整段材料的观点;选项B 的主体不对,材料的重点不是在谈“能源的无谓浪费”问题;选项D 是根据材料作出的推论而不是这段文字本身的观点,而且“价格杠杆会调节能源流向”等在材料中是用来证明观点的理由而不是观点木身。 8 . [答案】 C 。【 解析]材料第一句后半句(转折后面)是关键句,强调的是商业设计应该“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因此正确答案选C 。选项A 主体不对,材料不是在谈“创意”;选项B 把“吸引顾客”放在第一位,与材料原意不符;选项D 仅仅强调“关联性”与材料强调重点不符。 9 .【 答案】 C 。【 解析】本题要我们指出“硬币”这一暗喻的本体是什么。“硬币”所在的转折复句是在对“中国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行分析,因此正确答案选C 。 10.[ 答案】 B :【 解析】 本题的问题和要求特别值得注意,要求回答的是材料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即要求回答的是作者的“感慨是什么”,而不是“对什么发生感慨”。明白了问题和要求,结合材料最后一句话,就不难理解正确答案选B 。选项A“付出代价”之说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选项C 是感慨的对象而不是感慨的内容本身;选项D 主体不对。 11 .【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排序题,关键在于明了各句的性质。句① 是作者的结论,其他句子是得出结论的依据。这一结论是对“心理活动”和“创作活动”二者的结论,循着这一顺序和思路看其他句子,则句② ④ 说的是心理活动、③ ⑥ 说的是创作活动,则可知举个材料的顺序是:先谈心理活动② ④ ,后谈创作活动⑥ ③ .再用众所周知的哲理⑤ 作佐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① ,因此正确答案选D 。 12 .【 答案】 D 。【 解析】材料中无论是歌德、巴黎人还是维也纳的盲人,都被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表演征服,因此正确答案选D 。选项A 主体错误,材料并没有仅仅强调他的“激情”;选项B的“魔鬼”说不是所有人的感觉;选项c 中的“模仿力”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 13 .【 答案】A【 解析】“文化自觉”的作用主要指对“文化”的作用,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结合材料中“自主能力”、“自主地位”等可看出,“文化自觉”最主要的作用是使文化的发展方向可以自主控制,囚此正确答案选A。选项B主体错误;选项c 是“文化自觉”的内涵本身而不是“作用”;选项D将缩小了材料意义范围,”文化自觉”的作用对象并不仅仅限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转变”。 14 .【 答案】 C 。【 解析】材料中这个青年的故事的核心是:他在别人指出了他的缺点后,表现出的谦虚使他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因此正确答案选C 。选项A中的”不经意”不符合材料本意;选项B 主体不对,材料重点不是谈论公司招聘时更看重什么;选项D与材料内容相悖。 15【 答案】 c 【 解析】 材料中转折连词“但”的后面即材料的后一句是重点,因此正确答案选C。 16 .【 答案】 B 【 解祈】 这句话将做对、做错两种悄况进行对比.意在强调后者,因此正确答案选B 。 17 .【 答案】 c :【 解析】材料从黑猩猩入手,阐明了对待物种的科学认识,囚此正确答案选C。 18 .【 答案】 C )【 解析】材料说“顽童”画面不断出现,而且还是生动的“视频”、占用“内存”大,都是在表明顽皮学生留下的印象更生动且深刻,因此正确答案选c 。 19 .【 答案】 C 。【 解析】材料最后一句“采用新的技术措施… … 才是长久之策”是关键句,因此正确答案选C 。 20 .【 答案】 A 【 解析】 材料后半部分,即转折后是重点。“越来越重视非工程措施”表明防洪理念在转变,因此正确答案选A 。选项B 中的“控制洪水”概括错误,“洪水预警、灾情评估”等并不能“控制洪水”' ;选项C 指出了作者否定的对象,没有表明作者要支持的观点;选项D 没有依据,材料中说“越来越重视非工程措施”只是表明原来不重视,现在越来越重视了,但并不表明现在将非工程措施当成主导。 21 .【 答案】 A ~【 解析】根据横线后“要着重解决影响… … 发展’”的句意来看.题干强调的是应该注意把解决问题与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因此正确答案选A “可持续性”。 22 . [答案】 A 。【 解析]综述和注释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纯粹因为版面限制而去“砍”、删.是典型的削足适履,因此正确答案选A 。 23 · 【 答案】 A 。【 解析】前文表明中华民族“一直”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则需要进一步‘’增强”,形成前后呼应。后一横线处填“要求”更明确强烈,且与后文的“呼唤”感情色彩相一致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