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逐步产生明显的上升推动作用。
这段文字的强调是( )
A.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
B.价格上涨开始从制造业上游向下游传递
C.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D.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对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
【解析】D。阅读完文段注意抓住其“题眼”,即“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也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可知应选D项。?
26.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作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
A.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B.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C.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D.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必须以《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作为理论基础
【解析】A。第一句话是对文段意思的总括,并引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来印证生态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故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
27.在动物世界,每种动物都是其他种动物潜在的食物。当一种动物观察到另外一种动物进入它的视野的时候,它要“决定”是“进攻”、“原地不动”还是“逃跑”。选择进攻可以使对方成为自己的食物。选择“原地不动”,可以静观时变,但也可能坐失进攻或逃跑的良机。选择“逃跑”是最为保险的策略,但如果对方不具有危险性,“逃跑”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对方是弱小的,选择“逃跑”,则会使自己失去获取食物的机会。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的是( )
A.动物的行为选择
B.动物的每个行为“决定”关系到它的生存
C.如果是食肉动物的话,它可能成为对方的食物
D.动物的行为选择是本能的,它是进化的结果
【解析】B。无论是动物的“进攻”、“原地不动”,还是动物的“逃跑”,都是动物生存行为的选择。A项表述含糊,C、D项文不对题。?
28.城市标语,应以最言简意赅.最精当准确.最具感染力和理解力的语言表述,挖掘出该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换言之,简洁、精辟、概括、深刻,这应是拟定一则城市标语在语言表述上最基本的特质和要求。而反观我国部分城市拟定的城市标语,却失之于冗赘.牵强,它们或在语言表达上过于藻饰,或在特色定位上过于罗致,或在品质挖掘上过于牵强,从而给人以刻意.盲目甚或浮躁不实之感。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
A.城市标语应凸现城市特色
B.含糊空洞,难以体现城市风貌
C.攀移附会,自我淡化城市个性
D.牵强冗赘,盲目罗致城市特色
【解析】A。文段的第一句话就强调了城市标语应挖掘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所以,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为A项。?
29.我国目前甲醛的年产量.使用量很大,出现的甲醛职业危害很广泛,如用于树脂的生产.塑料和涂料的制造.织物整理和工业化学品的生产。甲醛不但能导致鼻腔癌和鼻窦癌,并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因为目前白血病方面的证据还仅限于流行病学方面的发现,尚不能分析白血病的癌变机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甲醛致癌分析”是由26为专家对被污染的10个国家评议的结果。
这段文字表述的是( )
A.甲醛被确认为致癌物质
B.莫把“甲醛污染”当耳边风
C.对甲醛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D.专家支招防甲醛污染
【解析】C。阅读本题可知主要讲述的是有关甲醛的危害,从而可以得出一种信息,就是要对甲醛污染引起高度重视。文字并没有确定地说明甲醛是致癌物,故可排除A选项。文中也没有专家支招的体现,故D可排除。B为无关选项。?
30.代价,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付出的物质或精力,或作出的某种取舍、付出、投入和消耗。如用最小的代价办更多的事情。
下列符合这一代价含义的是( )
A.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代价
B.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以最小代价谋求最大的利润
C.代价是一种理性的尺度
D.代价是人类基于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社会实践主体为换取主导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整个社会进一步合理的发展
【解析】B。本题可用排除法。A的说法过于笼统,并没有揭示代价的含义。C不符代价的内涵,因为根据定义可知,代价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做出取舍、付出和投入,所以会超出理性的尺度。D项为无关项。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31.5,7,4,6,4,6,( )
A.4 B.5 C.6 D.7
【解析】B。后项减前项依次得数列2,-3,2,-2,2,奇数项均为2,偶数列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未知项为-1+6=5。
32.2,5,13,38,( )
A.121 B.116 C.106 D.91
【解析】B。2×4+5=13,5×5+13=38,13×6+38=116。
33.3,10,21,35,51,( )
A.59 B.66 C.68 D.72
【解析】C。这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3 10 21 35 51 (68)










7 11 14 16 (17)








4 3 2 (1)
这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34.
,
,
,1,
,( )
A.
B.
C.
D.
【解析】D。将1变为
,分子、分母分别用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1,3,5,7和1,2,3,4的等差数列。
35.1.01,1.02,2.03,3.05,5.08,( )
A.8.13 B.8.013 C.7.12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