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解析】B。设最大的一个是
,则最小的一个为
-(24-1)×2=
-46,由求和公式有
,解得
。
48.一只船沿河顺水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按同样的航速在该河上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航行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在该河上顺水漂流半小时的航程是多少?
A.1千米 B.2千米 C.3千米 D.6千米
【解析】C。船的的顺水漂流速度即水速。设水速为x千米/小时,顺水时航速为30千米/小时,可知船速+水速=30则有30×3=5×(30-2x),解得x=6,因此半小时顺水漂流的航程为3千米。
49.三筐苹果共重120斤,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15斤放入第二筐,从第二中取出8斤放入第三筐,从第三筐中取出2斤放入第一筐,这时三筐苹果的重量相等,问原来第二筐中有苹果多少斤?
A.33斤 B.34斤 C.40斤 D.53斤
【解析】A。最终每个筐苹果都是40斤,所以第二筐有苹果40+8-15=33斤。
50.某商品按定价的80%(八折)出售,仍能获得20%的利润,问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率是多少?
A.50% B.40% C.30% D.20%
【解析】A。设该商品的定价为1,八折后售价为0.8,则该商品的成本为
,所以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率是
。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共35题,参考时限40分钟)
一、图形推理。图形推理:每道题包含两套图形和可供选择的4个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也存在某种差异,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正确的答案应不仅使两套图形表现出最大的相似性,而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51.
【解析】D。本题每一组图共3类图形,且每种图形大小各出现一次,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52.
【解析】C。第一组图形左下角元素每次逆时针旋转一格,其余元素顺次旋转180°。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53.
【解析】C。第一组图形的每个图形均由三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图形嵌套构成,由此类推出,问号处也应为三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嵌套构成。?
?54.
【解析】D。本题考查图形相似规律,第一组图形阴影倾斜方向相同,由此类推,第二组图形的阴影也均向同一方向倾斜。?55
【解析】D。第一组图三角形部分翻转且向相反方向移动,由此类推,正方形翻转后应向左移动。
二、定义判断。共10题。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给出一组典型例证,要求你从中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56.政府执政能力是政府执行的能力和效能,市政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实践能力。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政府执政能力的是( )
A.政府执行过程中的量化成分
B.政府执行过程中的效果体现
C.实现组织经营战略目标的能力
D.把行政决策所规定的具体任务化为工作实际
【解析】C。由定义,“政府执行力”的主体是政府,是政府行政效能的体现。C项说明的“经营战略目标”,不是行政效能的体现。?
57.错误记忆是指对从未经历的事件“回忆”,或者对经历事件的错误回忆。
下列属于错误记忆的是( )
A.无效信息解码、储存以及提取的精神过程
B.这件事曾经做过,但他记不清楚细节了
C.回忆不出这个词是否真的学过,只是猜测有可能学过
D.人们对这一突发事件的记忆
【解析】C。此题容易混淆的是B项,做过的事记不清细节,不能说明能记住部分是错的,所以B项应排除。?
58.权职冲突是指各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因职权界定而导致的争议或对抗。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权职冲突的是( )
A.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主体对同一行政管理事项都认为自己有管辖权,而他方无管辖权
B.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主体对同一行政管理事项都认为自己无管辖权,而他方有管辖权
C.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主体对同一行政管理事项都认为自己和他方有管辖权,但在管辖方面、程度或主导性上存在争议
D.行政主体依法享有的对特定行政事项实施行政管理的资格、权能与义务
【解析】D。职权冲突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主体对于同一行政管理事项都认为自己有管辖权,而他方无管辖权;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主体对同一行政管理事项都认为自己无管辖权,而他方有管辖权;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主体对同一行政管理事项都认为自己和他方有管辖权,但在管辖的方面、程度或主导性上存在争议。?
59.和谐无论是从其词源意义来看,还是从其哲学本体论上看,都是多样性的统一和对立要素的有机结合。
根据以上定义,不属于和谐哲学意蕴的表述是( )
A.差异和对立是和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B.由和谐创生新的事物
C.六律只有其按规律“和调”才能形成悦耳的音乐
D.五味不加以“和调”也能形成爽口的美味
【解析】D。“和谐”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理念、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D项不属于和谐的哲学意蕴,只有将那些有着内在联系并相互需求和依存的要素有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和”。只有将五味按照一定的规律加以“和调”,才能形成爽口的美味。这才是和谐的意蕴所在。?
60.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
A.财产运营所获得的红利
B.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专利收入
C.非财产增值收益
D.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
【解析】C。财产性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非财产增值收益不属于财产性收入。?
61.产权是指主体对物的排他性权利,它的本质是人们在社会中发生的对劳动成果的权利。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产权的是( )
A.所有权、占有权
B.收益权、转让权
C.劳动选择权、劳动交换转让权
D.支配权、使用权
【解析】C。考查产权的定义。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62.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的情景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
A.政府机关和执政党的政策
B.学校.社区的政策
C.村委会的政策
D.公共权力机关和非政府公共组织
【解析】D。政府机关和执政党的政策,包括公共性不强但仍具有一定公共性的政策,也属于公共政策;学校、社区、村委会等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政策也是公共政策。公共权力机关和非政府公共组织范围太大,错误。
63.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公共项的直言命题,的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推理。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推理属于有效三段论的是( )
A.他不是被告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所以他无权获得辩护
B.菊花是花,所以野菊花是野花
C.人都受制于自然法则,所以他受制于自然法则
D.如果要马儿跑的好,就要叫马儿吃足草。你不叫马儿吃足草,就不能叫马儿跑的好
【解析】C。根据“三段论”的定义,选项C可稍作整理:“人都受制于自然法则,他是人,所以他受制于自然法则。”这样“共同项”就很清楚了,故选C。?
64.博弈思维是指这样的思维方式,由于我们的目标取决于自己和他人的策略选择,要使用理性分析力,分析各种可能的备选策略及其组合下的各种可能后果和实现这些后果的可能性,从而选择使我们收益最大的策略。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对博弈思维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博弈思维的出发点是“谋事在人”,尽管有些时候是“成事在天”
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反映的是博弈思维
C.博弈思维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里的“种”,行动也,“瓜”“豆”结果也
D.持博弈思维的人既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同时也不忘乎所以
【解析】B。博弈思维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一致。其出发点是“谋事在人”,尽管有些时候“成事在天”。持博弈思维的人既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同时也不忘乎所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是反映这种思维的,故选B。?
65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他的各个种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思维方法。正确的划分要求划分出的各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而且要采用同一标准,子项的外延不相容,而且是同一层次的概念。
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A.直系亲属分为“双亲”“胞亲”“配偶”和“子女”
B.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非常规战争
C.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D.健康分为心理健康和身理健康
【解析】C。由定义知,划分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每次划分必须根据统一标准进行;每次划分中的子项的外延应为全异关系。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与定义不符。
66.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以及其他原因中断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或劳动收入减少时,给予经济补助,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条件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社会保险的是( )
A.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人群提供的必要生活保障
B.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
C.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D.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
【解析】B。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人群提供的必要生活保障属于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和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属于社会救助。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B项正确。?
67.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根据绩效目标,运用评估指标对政府部门履行行政职能所产生的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评估,划分绩效等级,提出绩效改进计划和运用评估结果来改进绩效的活动过程。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评估活动过程谋求信息沟通机制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建立和完善
B.评估结果的使用谋求政府责任实现机制的加强与完善
C.评估目的是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效能,使政府部门在管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公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竞争力
D.政府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