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否定态度。题干这段话的落脚点在于否定应试教育,而不在于赞扬少数孩子的卓尔不群,因此本题应该选D。
29.生态环境保护与人们的现实经济利益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或措施从长远来看是符合人类利益的,但常常需要牺牲一部分人的现实利益,。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因此人们应当以生态环境为重B.因此人们要有长远的眼光
C.因此矛盾不可避免D.因此人们要有自我牺牲精神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有两句话,C项是对第一句话的概括,A项是对第二句前半句的概括,D项是对第二句后半句的概括,因此,A、C、D三项都不能作为题干中这段话推导出的结论。
30.“你工作多久挣的钱,才够买一个麦当劳的‘巨无霸’?”要是猛然被这样提问,多数人可能会愣一下,因为不少人通常更习惯另一种说法,即一个月的工资够买几个“巨无霸”?这两个问题看上去是一回事,但在统计学意义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别。前者是以商品来考查劳动力的价值,后者则是:
A.用劳动力来考查商品的价值B.用商品的价值来考查劳动力
C.用收入来衡量购买力的水平D.用购买力衡量收入的水平
[公务员考试]
【答案】C [公务员考试]
【解析】根据题干,第一问可用等式表示为:工作时间=“巨无霸”单价÷单位时间工资;此等式经转换即为:“巨无霸”单价=单位时间工资×工作时间。此等式左边是商品价格,右边是劳动力价值,因此是题中所表述的“以商品来考查劳动力的价值。”我们再来看第二问,用等式直接表示,应该为:个数=1个月工资÷“巨无霸”单价,经变换为:一个月工资=“巨无霸”单价×个数。此等式左边是收入水平,右边是购买力水平,所以是“用收入来衡量购买力的水平。”
31.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是最易被保存下来的,因为保存动植物遗体的必要条件是快速掩埋,而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其他东西能够被快速掩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动植物的遗体容易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保存下来
B.只有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才能被保存下来
C.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是保存动植物遗体的最佳环境
D.只要被快速掩埋,动植物遗体就能被保存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答案】A
【解析】题干的表述是“三段论”的前两部分,即大前提为: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因能被快速掩埋而容易被保存下来;前提为:动植物的遗体及其他东西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能够被快速掩埋。据此,结论应该为:动植物的遗体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容易被保存下来。本题答案是A,B、D两项较易排除,C项干扰性较大。
32.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在中国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的是:
A.我国栽种桂花已有1700多年历史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答案】B
【解析】本题B项不能从题干中直接推导出来,但我们可以通过排除A、C、D三项来确认B是应选项。A项错误,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是“汉桂”;C项错误,屈原的《九歌》早于“汉桂”;D项错误,从题干中推断不出此结论,而依据常识则可容易地判定其是错误的,如《诗经》等便早于《九歌》。
33.甲:各国的国情和传统不同,但是对于谋杀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实施死刑,至少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公开宣判和执行死刑可以有效地阻止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比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肯定大得多,这是社会自我保护的一种必要机制。
乙:我不能接受你的见解。因为在我看来,对于十恶不赦的罪犯来说,终身监禁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而一般的民众往往以为只有死刑才是严厉的。
对上述对话最恰当的评价是:
A.两人对什么是最严厉的刑事惩罚有不同的理解
B.两人对执行死刑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
C.两人对产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
D.两人对是否大多数人都接受死刑有不同的理解
【答案】A
【解析】乙认为“终身监禁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而依据甲所讲的,甲显然认为死刑是最严厉的惩罚,所以本题应选A。B、C、D三项比较容易排除,因为乙的讲话没有涉及这些内容。
34.叶圣陶、郑振铎等都是江浙人,有着江浙知识分子特有的理性和宽容。他们像朱自清一样,都是新文学的热心鼓吹者,写得一手漂亮的白话散文。他们接受过五四新文化的洗礼,,无论对中西之学,都采取平和的一视同仁态度。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A.传统文化的根基也很深B.大概都不曾出洋留学
C.都有一般自由知识分子那种精英气D.与土地的关系比较密切
【答案】A
【解析】“接受五四新文化的洗礼”,是指“西学”的教育;“传统文化的根基也很深”,是指“中学”的教育。据此,才能得出结论:“无论对中西文学,都采取平和的一视同仁态度。”
35.严密的逻辑论证,历史上有一个确实的来历:公开辩论。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甚至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两个人争辩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谁辩胜就得彩金。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一方说话有漏洞,对方力图辩驳,怕输,就要严密,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儿来的。
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A.雄辩术曾经在古典时代的雅典风行
B.辩证法不仅仅是为了在和别人的辩论中取得胜利
C.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在古典时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
D.逻辑学的产生可能和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有关
【答案】C
【解析】A、B、D三项都可从题干中找到依据,C项不能。根据“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这句话,可推断C项表述不符合题干语意。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例题】甲、乙两地相距42公里,A、B两人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步行出发,A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B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问A、B步行几小时后相遇?
A.3B.4C.5D.6
【解答】正确答案为D。你只要把A、B两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两地间距离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请开始答题:
36.0.0495×2500+49.5×2.4+51×4.95的值是:
A.4.95B.49.5C.495D.4950
【答案】C
【解析】本题=4.95×25+4.95×24+4.95×51=4.95×100=495。
37.2002×20032003-2003×20022002的值是:
A.-60B.0C.60D.80
【答案】B
【解析】令A=2002,B=2003,则2002×20032003-2003×20022002=A×(B+10000B)-B×(A+10000A)=AB+10000AB-BA-10000AB=0
38.99+1919+9999的个位数字是:
A.1B.2C.3D.7
【答案】D
【解析】本题中各数的个位数之和为27,因此各数之和的个位数为7。
39.南岗中学每一位校长都是任职一届,一届任期三年,那么在8年期间南岗中学最多可能有几位校长?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