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4年河北行测真题及解答(八)
2016-12-01 15:44: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bsp;

  A.花旦              B.青衣               C.正旦               D.武旦

121.“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该诗句的作者是( 

  A.李清照            B.欧阳修             C.李商隐             D.苏轼

122.毛泽东全面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著作是( 

  A.《实践论》      B.《矛盾论》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23.亚洲和非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亚马逊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124.我国有许多成语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有关。与“鸡鸣狗盗”有关的人物是( 

  A.平原君            B.信陵君             C.孟尝君             D.春申君

125.下列不属于我国三大石窟的是( 

  A.龙门石窟     B.麦积山石窟     C.云岗石窟      D.敦煌

 

 

 

 

 

 

 

 

 

 

 

 

 

 

 

 

 

 

 

 

 

 

 

 

 

 

 

 

 

 

 

2014年河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卷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A。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为中心句,点明主旨,第二、三句是对“实现中国梦”的解释和论证。文段的关键词是“实现中国梦”,而非“中国梦”本身,排除B项。CD两项没有涉及关键词,排除。

2【解析】D。文段的行文结构是阐述现状─提出问题─提出观点。由转折关联词“但”可知,后文的观点是主题句,即“人人行动起来……才是大道”,因此D项正确。

3【解析】B。第一句中的关键词“但”这一转折关系词表明,其后的文字“同时还需要关注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是文段的重点句。“组织引导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是对第二句的同义替换,B项正确。A项中的“生活信心”在文段中无从得出,排除A项。文段介绍引导老年人老有所为的益处,正是为了说明应当组织引导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因此C项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重点,排除。

4【解析】A。原文说“他的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基本上也是在维也纳居住的时候谱写的”,A项中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偷换概念,A项与原文意思不符。BCD三项在原文中均能一一对应。

5【解析】CAB两项文中无从得出,排除。文段中主要谈论二三线城市对限购令的态度,那么接下来最有可能对此展开探讨,C项符合。D项中的“楼市”范围过大,文段中涉及的仅是“二三线城市楼市”,排除。

6【解析】CA项中的“人生哲理”过于宽泛,排除。文段中主要围绕珍惜粮食的人身上的“美德”展开,B项没有抓住重点,排除。文段讲述珍惜粮食的人,“身上至少有两项美德”,然后对这两种美德展开论述,“珍惜粮食的人值得景仰”是根据文段表述得出的论点,相当于文段的中心句,因此C项最能概括文段。D项只讲述了其中一项“美德”,概括不全面,排除。

7【解析】A。文段最后一句中的“其实”表明,该句为观点句。结合关键词“更”可知,该句特别强调对坚韧和勇气的继承,A项与此相符,当选。

8【解析】A。文段前三句话阐述什么是教养。第四句话中出现了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不过”,转折之后是重点,转折中出现的结论“把品味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是观点句所在。A项是对观点句的同义替换,当选。

9【解析】BA项是对文段首句的引述,排除。C项的表述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据,排除。D项,文段强调的关键信息是“沟通技巧”,而非“沟通桥梁”,排除。B项是对原文的引述,它是文段的观点句,也是文段意在强调的内容,当选。

10【解析】C。由文段中的“前来就诊的干眼症患者比以往增多,主要集中在上班族和青少年”可知,C项说法错误,当选。ABD三项均能从文段中找到根据。

11【解析】D。由第二段第一句“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可知,A项表述缺少限定条件,不符合原文意思。B项,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据,属于无中生有。C项,文段中只提到“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而没有提及“尽量较少使用”,属于不合理引申。根据第五段第一句“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可判断D项表述符合原文意思,当选。

12【解析】AA项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当选。根据第二段第二句“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可知B项符合原文意思。根据第四段中的“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防龋齿”,可知C项符合原文意思。根据第三段第一句可知,D项符合原文意思。

13【解析】B。由第二段最后一句可知,A项分析正确。由第五段中的“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可知,苯甲酸钠在美国的法定标准中是合法添加物,B项分析错误,当选。由第五段中的“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和“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可知C项理解正确。由第四段可知D项理解正确。

14【解析】D。由第一段的“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可推知A项。由第三段中的“现在人们所吃的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味道,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可推知B项。由第五段第一句可推知C项。D项在原文中无从推知,属于过度引申,当选。

15【解析】B。本文谈论的主要是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只有B项最适合做本文的标题。

16【解析】D。第一空,“推托”的对象往往是他人的请求;“推脱”的对象多为已经形成的责任、错误等。赡养父母的义务显然是已经形成的责任,因此“推脱”正确。第二空,“营利”的侧重点是方式,强调寻求的过程,而“盈利”强调的是“已获得利润”这一结果。“靠歪门邪道”是一种方式,因此“营利”正确。第三空,“合计”指盘算,商量;“核计”指审核计算,显然“合计”符合句意。

17【解析】C。第一空,“何曾”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第二空,“焕发”一般指人的精神面貌,“散发”指分发、发出,多用来指物,这里的对象是“生命”,用“焕发光彩”更恰当,排除AB两项。第三空,“凝结”多用于形容物理变化;也用来表示心血等的集聚。“凝聚”指聚集,积聚,汇聚。搭配“力量”用“凝聚”更符合,因此C项正确。

18【解析】C。先看第二空,“沾染”的对象一般是人,多指受不良影响。“污染”的对象一般是自然环境。与“不良习气”搭配应用“沾染”,排除AD两项。再看第三空,“散失”指消散失去。“消失”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人体的“热量”应该是慢慢“散失”,用“消失”语意过重,排除B项。因此C项正确。

19【解析】B。先看第二空,“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符合要求;“调整”指重新调配或安排,适用于新的情况。与“经济结构”搭配应用“调整”。再看第三空,“地久天长”形容时间悠久,“山长水远”比喻道路遥远艰险。由句意可知,强调的是距离上的远而非时间上的长,对应“山长水远”。因此B项正确。

20【解析】A。第一空,“个中滋味”是固定搭配,意为其中的味道。第二空,“淋漓尽致”形容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与“挥洒”搭配。第四空,“踱”意为慢慢地走,最能体现出不慌不忙“悠闲”的样子,“遛”、“逛”、“晃”都不如“踱”效果好。因此A项正确。

21【解析】C。首先看第二空,“反映”是指把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而“反应”仅是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句根据句意,人类提出“低碳生活”这个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对未来的担忧,“反映”符合句意,排除AB两项。再看句,空缺后的顿号表示并列,可知应填入与“繁衍”语义接近的词语,“生息”比“存在”更恰当,因此C项正确。

22【解析】D。第一空,“装载”是主体自己主动发出的动作;“承载”的意思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有被动之意。句中“使”、“让”表被动,因此此处应填“承载”。第二空,“徘徊”指来回走动,“徜徉”指安闲自在地步行。根据语境,“徘徊”更合适。第三空,“压沉”和“小舟”对应。因此D项正确。

23【解析】B。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总是寄希望于明天”并没有真实发生,仅为假设的一个条件,应该用“如果……那么”,因此B项正确。

24【解析】C。“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无坚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第一空形容的是战士奋勇杀敌,“锐不可当”符合语境,排除BD两项。“含辛茹苦”形容忍受千辛万苦。“风尘苦旅”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风尘苦旅”和“旅行者”对应,因此C项正确。

【重点成语释义】       [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

25【解析】A。先看第一空。“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交相辉映”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这里形容两部书籍共同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研究空间,因此“交相辉映”不合适,排除BC两项。再看第二空。“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不可思议”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此处形容老大爷赤膊晨练,并不是神秘奥妙的内容,排除D项。因此A项正确。验证第三空,“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话题”搭配恰当,而“口口相传”一般作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年河北行测真题及解答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