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谓语,指口头传布或传授。
26.【解析】C。C项,“创伤”的“创”应读chuāng,“长歌当哭”的“当”应读dàng。
27.【解析】B。A项“人老心不老”中第一个“老”指年纪大,“老机器”中的“老”是指陈旧的,“老朋友”中的“老”指时间长的,“老地方”中的“老”是指原来的或者经常去的,四个词含义不同。B项中四词中的“反”都是指翻转、颠倒的意思。C项“见教”中的“见”表示被动,“见解”中的“见”指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固执己见”的“见”是意见、看法,“见义勇为”的“见”是看见,含义均不相同。D项“诊断准确”、“断案如神”、“妄下断语”中的“断”都指判断,“断章取义”中的“断”指截断。因此B项正确。
28.【解析】C。A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指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句子的意思是比较隐蔽地逼迫员工辞职,而不是迷惑员工,排除A项。B项“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电视不能与观众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B项排除。C项“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喻依据现有的条件或东西采取相应的行动和对策,符合语境。D项“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是说现在有些人做事或处世不相信身边熟悉的人,而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话。句子的意思是外国人重视汉语而本国人却不重视,不是指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话。因此C项正确。
29.【解析】A。①是比喻,将云影比喻成暗花。②是排比,其中第三个分句还用了比喻,将漓江的水比喻为翡翠。③是拟人,将杜甫川、柳林铺、红旗拟人化。④是双关。“足下”有两个意思,一指脚底下,二是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添光”也有两个意思,一是给鞋上添光,二是给人添光加彩。因此A项正确。
30.【解析】D。A项,搭配不当,“画“不能“写”。B项提炼句子主干:“嘶叫是家虫”,主宾搭配不当,“养在家里的家虫”语意重复。C项句子成分残缺,“并成为人文主义者的武器,用来反对神权”这句话缺少主语。因此D项正确。
31.【解析】B。B项中“其”指代不明,可指“她”,也可指“她的作品”。
32.【解析】C。C项既可以理解为他行走了一个小时,也可以理解为他离开这里一个小时了。
33.【解析】A。B项“啄”应为“琢”。C项“移尊就教”中的“尊”应为“樽”。D项“莘”应为“薪”。
【重点词语释义】
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34.【解析】D。A项“水乳交融”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得十分紧密,侧重指人,用来形容画面不合适。B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不用于形容江水和河水,且与后文中的“情况”重复。C项“僧多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句意为购物场地大,但是购物的人少,意思相矛盾。D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文意相符。因此D项正确。
35.【解析】C。观察B项,⑤先使用了“变形”的概念,然后④中才出现了对“变形”的解释,不符合逻辑,排除。分析发现,⑥提出变异现象,⑤为变异的例子,②为得出的结论,结论性表述一般放在最后,因此后三句排列为⑥⑤②,C项正确。
36.【解析】B。方法一:数列为二级等差数列,相邻两项作差依次得:26,44,62,80,(98),构成公差为18的等差数列,所求项为221+98=319。因此B项正确。
方法二:数列各项可写为:1×9-0,4×9-1,9×9-2,16×9-3,25×9-4,(36×9-5),根据尾数法,快速判断出B项正确。
37.【解析】C。数列为幂次数列的变式,可转化为:42-1,52+1,62-1,72+1,82-1,(92+1)。因此C项正确。
38.【解析】D。后一项除以前一项依次得:3,2.5,2,1.5,(1),构成公差为-0.5的等差数列。则原数列未知项为45×1=45,因此D项正确。
39.【解析】A。每一项的各位数字相加依次得:10,11,12,13,14,可推出未知项各位数字相加的和为15,只有A项正确。
40.【解析】B。观察发现原数列各项有公约数4,将原数列各项同时除以4,得新数列:11,13,17,19,23为质数数列,下一项为29。因此,原数列未知项为29×4=116,B项正确。
41.【解析】A。原式可化简为20132013×20142014,20132013的尾数以3、9、7、1为周期循环,指数2013除以周期数4,余数为1,因此20132013尾数为周期的第一项3;2014 2014尾数以4、6为周期循环,指数2014除以周期数2,刚好整除,因此20142014尾数为周期的最后一项6。两者尾数相乘,即3×6=18,则原式个位数为8。
42.【解析】A。千位为6的数字只有6000一项,因此只需找到2000到5999之间不含数字5的数字,千位上数字有2、3、4三种选择,百位、十位、个位分别有9种选择,因此共有3×9×9×9=2187(个)数字,再加上数字6000,共有2188个数字,A项正确。
43.【解析】C。分析全程,根据上下坡特点可知,上坡总路程和下坡总路程都为一个全长。
方法一:上下坡时间比为100︰80=5︰4,共用时36分钟,则上下坡分别用时20分钟和16分钟,因此小明家到学校距离为80×20=1600(米)。
方法二:设路程全长为S,列方程
,解得S=1600(米)。
44.【解析】B。如图所示,从A到A1的翻转过程中,A点共走了三个弧度均为
的圆弧,圆弧的半径分别为3、4、5。因此根据弧长公式,A点走过的路程为3×
+4×
+5×
=6π,B项正确。

45.【解析】C。根据题意,大卡车满载运每吨货物需要耗油10÷5=2(升),小卡车满载运每吨货物需要耗油5÷2=2.5(升),大卡车运送货物的单位油耗小于小卡车。分析极端情况,若要油耗尽可能小,货物应当尽可能用大车满载运输。当剩余货物无法装满大卡车时,再比较用小卡车运输和用大卡车非满载运输的油耗,选择油耗较小的方案。可以满载的大卡车数量为177÷5=35…2,取整即35辆,剩余的货物重量为余数2吨,恰好是一辆小卡车载重量,那么此时剩余货物用一辆小卡车运输油耗最小。因此总油耗为10×35+5×1=355(升),C项正确。
46.【解析】D。第一步称重:30克砝码放入天平一边托盘,将300克食盐倒入两边托盘,使天平平衡,此时两边托盘的食盐分别是165克和135克;第二步称重:5克和30克砝码放入天平一边托盘,从135克食盐中称出35克,剩余100克为一份;第三步称重:将35克与165克食盐混合,为200克,利用天平将其平分为两份100克食盐。因此完成目标最少共需要称重3次,D项正确。
47.【解析】B。利用赋值法,假设溶液为100克,则溶质为15克。若要浓度从15%变为10%,则需要加水15÷10%-100=50(克)。第二次再加水50克后,溶液变为100+50+50=200(克),溶质不变,此时浓度为15÷200=7.5%。因此B项正确。
48.【解析】B。根据“需要每辆有60个座位的汽车4辆”可知,人数在181~240人之间;根据“需要定员为100人的船3条”可知,人数在201~300人之间;根据“分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恰好相等”可知,人数为完全平方数。只有B项同时满足。
49.【解析】D。A项,甲从0时到3时,所走距离为20-5=15(千米),因此速度为15÷3=5(千米/小时),正确。B项,乙从0时到1时,所走距离为20千米,因此速度为20千米/小时,正确。C项,乙出发后1小时到达B地,甲在乙出发后3小时到达B地,因此甲比乙晚到2小时,正确。D项,乙出发时,甲已走路程为5千米,速度为5(千米/小时),因此甲比乙早出发1小时,该项是错误的,当选。
50.【解析】C。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可知15-3<X<15+3,得到12<X<18,因此第三边X可以取13、14、15、16、17五个整数,组成的三角形就有5个,C项正确。
51.【解析】D。根据两集合相交公式:A∪B=A+B-A∩B,总人数-都未参加的人数=参加物理人数+参加数学人数-两科都参加的人数,即60-20=30+32-两科都参加人数,解得两科都参加人数=22(人)。因此D项正确。
52.【解析】A。转一圈为360度,向前走1米后向右转18度,右转
=20(次)后刚好回到原点,即走了20米,走的路线为一个边长1米的正二十边形。因此A项正确。
53.【解析】A。牛吃草问题,可直接套用公式“原有水量Y=(抽水机数N-每小时涌出泉水量X)×小时数T”。根据 “5台抽水机40小时抽完”和“10台抽水机15小时抽完”得:
,解得Y=120,X=2。则14台抽水机情况下,120=(14-2)×T,解得T=10(小时)。因此A项正确。
54.【解析】C。设甲超市草莓进价为x元/千克,其中小草莓进了y千克,根据甲超市草莓进价和利润列方程组:
,解得x=5,y=200。则甲超市草莓进价为5元/千克,大草莓利润为5×1=5(元/千克),小草莓利润为5×0.1=0.5(元/千克)。乙超市草莓定价是甲超市大、小两种草莓定价的平均值,则每千克草莓的利润也是甲超市大、小两种草莓每千克利润的平均值。因此,乙超市获利(5+0.5)÷2×(200+400)=1650(元),C项正确。
55.【解析】D。两头各锯下1米后,长木条又锯了4次锯成5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则每根短木条长度为(22-1×2)÷5=4(米)。因此D项正确。
56.【解析】D。题干中第一列三个字母都是轴对称图形,第二列三个字母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三列所给的两个字母都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中只有D项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A、B、C三项都只是轴对称图形,因此D项当选。
57.【解析】C。题干中,前三个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且对称轴横竖交替呈现。所以第四个图形应是只具有一条竖向对称轴的图形,只有C项符合。
58.【解析】A。左边一组图形中,外框线条数(6、12、5)减去内部线条数(3、10、4)的差分别为3、2、1,构成等差数列。右边一组图形中,外框线条数(8、8)减去内部图形线条数(5、6)的差分别为3、2,问号处图形只有满足“外框线条数减去内部线条数的差为1”才能构成等差数列,只有A项符合。
59.【解析】B。本题考察元素的叠加变换。根据左边3个图形可知,三角形+实心圆形=三角形;实心圆形+正方形=正方形;空白+三角形=实心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把这个规律运用到右边图形,只有B项符合。
60.【解析】B。左边一组图出现三种形状的元素,且各元素颜色变化存在规律。三角形是黑白白,月牙是黑黑白,矩形是白白黑,右边一组图形各元素也遵循这一颜色规律,只有B项符合
本题还有另外一种解题方法。经过观察,可发现如下规律:左边第一幅图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右边第一幅图;左边第二幅图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右边第二幅图。则右边问号处图形应是由左边第三幅图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只有B项符合。
61.【解析】D。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A、B、C三项未涉及外部影响,排除。D项符合定义要点。 [公务员考试真题]
62.【解析】C。定义的要点信息是“顺序作用”、“完成某阶段一定量工作”、“连续而又不中断”。C项中,前一工作完成后的第三天才继续接下来的工作,工作有所中断,不符合“连续而又不中断”的要点,当选。
63.【解析】A。定义要点是:(1)专业技术人员;(2)非学历教育。A项符合定义要点,当选。B项不符合(2),排除。C项,某大学只是“要求”,没有举办培训活动,排除。D项不符合(1),排除。
64.【解析】C。定义的要点是:(1)接受他人的要求;(2)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