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9年山东行测真题附答案解析(五)
2016-12-02 09:28: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C.中等消费阶段     D.较高消费阶段

125.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1.5%10.6%,教育和医疗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主要显示了:

A.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

B.教育、健康方面的支出是一种刚性消费

C.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存在比重过高的问题

D.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增长过快,影响到居民一般生活质量的改善

二、请根据表一和文字资料回答126—130

 

年份/项目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

消费支出(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

消费支出(元)

城镇居民

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

恩格尔系数

2004

7182

2185

37.7%

/

2006

8697

2829

35.8%

43.0%

2007

9997

3223

36.3%

43.1%

表一:2004—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表

另据统计,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032元。

126.2006年相比较,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

A.12%    B.13%    C.14%    D.15%

127.如果以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根据统计数据,与2006年相比,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水平:

A.略有降低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无法确定

128.2004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约为:

A.14.4%    B.15.4%    C.42.7%    D.47.2%

129.2007年的城镇家庭食品支出额约为:

A.1172   B.1433   C.3629   D.4309

130.表一:2004-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表可知,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比农村家庭食品支出高:

A.1.61   B.2.61   C.1.41    D.1.31

三、请根据表二和文字资料回答131—135

 

消费类型

城市家庭

农村家庭

金额(元)

比例(%

金额(元)

比例(%

住房

1865.9

6.6

484.7

2.8

食品

9790.2

34.5

5751.0

33.3

衣着

1957.6

6.9

1171.7

6.8

医疗

2670.9

9.4

2141.6

12.4

交通

1425.0

5.0

1107.0

6.4

通讯

1482.9

5.2

965.8

5.6

教育

3170.5

11.2

2069.2

12.0

文化、娱乐、游泳

717.8

2.5

180.3

1.0

电费、水费等日常开销

1935.3

6.8

926.9

5.4

家用电器、家具

1010.7

3.6

567.3

3.3

日用品

467.7

1.7

313.7

1.8

人情往来

1849.1

6.5

1605.7

9.3

合计

28343.7

100

17285.0

100

表二: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可以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状况,但在调查中发现了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比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消费率明显偏低。

131.表二: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分析得出: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差异和问题主要是:

A.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差异较大,消费结构差异明显

B.教育、医疗等发展型消费呈刚性特点

C.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D.家庭消费率总体偏低,消费率随收入提高而边际递减

132.上述文字资料主要显示: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高,家庭生活水平就越低

B.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低,家庭生活水平就越高

C.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支出数额较低,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也较低

D.城市低收入家庭食品支出数额高于中等收入家庭食品支出数额

133.调查发现,城市低收入家庭平均食品支出数额为4898.8元,占消费总支出14321元的比例为:

A.24.2%    B.28.2%    C.34.2%    D.38.2%

134.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低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主要是因为:

A.为了保证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而省吃俭用

B.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支出数额较高

C.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保险等消费数目较大

D.城乡低收入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一直不高

135.我国家庭的消费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其原因主要是:

A.与长期形成的勤俭持家传统有关

B.与中国家庭文化和消费观念有关

C.为了应对住房、医疗、教育等大宗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

D.消费品零售价格偏高

四、请根据图二和文字资料回答136—140

根据调查结果测算,家庭平均消费率在76%左右,城市家庭消费率为77.6%,高于农村家庭的74.1%,说明城市家庭的即期消费倾向要略高于农村。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分别为57.9%53.9%。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与其他几类家庭的差距较为悬殊,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绝对数额约等于中等收入加上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数额。以城市为例,中等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24790.5元,中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31508.7元,两者相加仅比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55772.6元高526.6元。

C:\Users\LIUTAI~1\AppData\Local\Temp\4)0E0(WVJF[OQ3)N{`)}J~6.jpg

136.“图二:分城乡按收入水平划分的家庭支出收入比显示:不同收入层次的家庭,其消费率的变化呈现出规则的曲线,以家庭消费率代表家庭即期消费的倾向,比率越高,即期消费倾向

A.越强烈    B.越微弱    C.越显著     D.越明显

137.图二:分城乡按收入水平划分的家庭支出收入比说明:从增加收入以刺激消费的角度来看,高收入家庭收入的增加

A.不会在短时间内带动商品消费的增长

B.会在长时间内带动商品消费的增长

C.会在短时间内带动服务消费的增长

D.将不会产生更多的家庭积累和储蓄

138.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根据这一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收入家庭每年收入几乎全部用于消费

B.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提高,能够更快、更多地提高消费支出水平       [行测真题]

C.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增加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对刺激消费更加有效

D.低收入家庭每年收入的1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139.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意味着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每年收入的

A.2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B.3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C.4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D.5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140.拉动内需,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是重要对策,为此投资的重点应该是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最关键的措施是:

A.认清当前我国家庭消费所处发展阶段,促消费保增长保就业

B.改革和完善住房、医疗和教育制度体系,解决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

C.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减少农村家庭公共服务消费支出比例

D.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重点帮扶农村和低收入家庭提高收入水平

 

 

 

 

 

 

 

 

 

 

 

 

 

 

 

 

 

 

 

 

 

 

 

 

 

 

 

 

 

 

 

 

 

 

 

 

 

 

 

1. 【答案】C。解析:这道题以感动中国的感动点为话题,要求选出正确的搭配词语。题目中已经出现了两个搭配:触动公众的神经、感动中国的力量,接下来要求选出一个与公众情感态度有关的词语。首先排除D震撼一般用法是使公众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打动公众心灵也是不符合这里语境的一种说法,排除。A“共鸣C“心弦比较,心弦与感动点更为接近,更加强调感动中国的评选在公众内心世界的地位,所以排除A,答案选C

2. 【答案】C。解析:同第一题一样,这道题同样出自与感动中国有关,出自2008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的颁奖词。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救援正是农民兄弟善良、质朴本色的体现;千里奔波,雪中送炭正是一种倔强的精神。所以用纯朴、善良、倔强来形容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最为合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 【答案】C。炽热,意为温度极高,热烈,通常用来形容夏季。明媚,鲜明可爱,通常用来形容春季,如春光明媚等。由第一个空前的春夏可首先排除AB。绚烂,就是浓烈繁华,绚丽多彩。丰盈,意为富足。烂漫,光彩四射,绚丽多彩。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形容忧愁的样子。由第二个空前的收获可看出后面选丰盈更恰当。由此排除D而选C       [公务员考试真题]

4. 【答案】C。阴森,阴沉,可怕,常用来形容地方、气氛、脸色等,灾难的背景不能用阴森。故排除B。慌乱,慌张忙乱,通常只能用来形容人,与背景不能搭配,故D也排除。由那束光中的可知他的青春是很多束光中特别的一束,故这里用最亮更能显出这种特别,而A项的明亮则显示不出这种强烈的语气。黑色的背景下最亮的那束光,这样的表述形象生动,震撼人心,与句子的背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贴合,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 【答案】C。解析:这道题的突破口在第二个空。首先看感受力,前句提到创作艺术作品,提到知识、经验、想象力,这些都与感受无关,故首先排除D。再看创造力创作力,似乎与前句内容有对应,但是须注意,前句提到了知识、经验、想象力三样东西,而后句只是知识、经验两样,显然不能完全包含,故排除AB。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即这句话承接上句的三样东西,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6. 【答案】C。解析:这道题也出自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词。点燃,点着,使燃烧,意为希望从无到有,与文意矛盾,故排除A。同理也排除B。连接,使连接,起中介作用,这与文中主动施救的消防战士形象不符,故排除D。扩展,向外伸展,即本来就有希望,把它更进一步伸展了,这与文意相符。生命激活生命的表述也更有力,感动人心,故C项为正确答案。

7. 【答案】C。解析:这道题比较简单,由第一个空即可直接选出答案。题中第一句话说几率趋向一个常数,第二句话接着说这个常数越明显、越稳定。注意第二句中这个的指代,定数固数都太绝对,文中不曾提到,故排除。变数与文意相反,故排除。

8. 【答案】A。解析:这道题的突破点在第三个空。由朴实的真诚的丰富的可看出文段的总体基调,显然激扬与此不符,故排除C。平静,常形容浅层次的事物,不能与灵魂搭配,故排除B。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的评价,后文并不涉及符合性评价,故排除D。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9. 【答案】解析:C。由常识可知,2008年的主要是指南方的冰灾和汶川的地震,都属于造成重大损失的天灾。A惊天动地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多用作褒义,与的感情色彩不符,故排除。B项的山河破碎比喻国家遭到外敌侵略,领土沦陷丧失,显然用在这里也不合适,故排除。C项的猝不及防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D项的防不胜防形容防备不过来。显然天灾都属于猝不及防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0. 【答案】C。解析:由第一个空前面的薄弱,可知后面应填与对应的,故可首先排除BD。带动,引导使之前进。扶持,支援,帮助。第二个空农村发展滞后,需要的是扶持而不是带动。扶助,扶持帮助。加快,使变得更快。第三个空前面讲增收,与对应的是,故这里选加快更恰当。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1. 【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通过纪晓岚讲述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无功即为有过。A为官之道的内涵太过宽泛,没有表达出文段主要说明的问题,故排除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8年山东行测真题附答案解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