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部长的观点不一致,请你指出哪几个不一
致,并在各自的下面说明你的理由和原因,每条说明字数在300 字以内。(六位网友的评论略)
题目三:当前,如何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请你就如何提高各级
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议,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论证有理。字数控
制在1000——1200 之间。
答案提示:
41
一、 要求概括D 部长讲话的主要内容(500 字)
D 部长讲话的内容,主要涉及人与自然的矛盾,在社会转型期人为造成的问题(就业、人口、社保、
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涉及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
答题的思路和表述,涉及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方面的内容,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协调。具体来说,D 部长的讲话,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①安全 ;②稳定 ;③发展。
二、 给出六个选项,要求指出哪些选项与D 部长讲话内容有矛盾,并说明理由。
其中有一个选项是,人们能够指明突发事件的原因,能够消除掉突发事件。这个选项与D 部长的
讲话有矛盾,因为讲话中指出,自然界的突发事件可以预测,但人类社会的突发事件有的无法预测,
此选项与D 部长讲话有矛盾。
有一个选项,把突发事件完全归结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D 部长的讲话人为,应归结为机制方
面,应有全国性的机制。此选项与D 部长讲话有矛盾。
三、 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自己的意见。要求写出一篇1000-1200 字的文章。
答题思路:这是要求写一篇议论文或对策文章。基本模式是论点、论据、结论三部分。
(一) 论点 (怎么了)
1、 从材料涉及的典型事件提起;
2、 引出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稳定、发展)
(二) 论据(为什么)
1、 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 没有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3、 归根到底,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三) 结论(怎么样)
1、 收束全文,强调、深化公共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2、 最根本的对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从源
头上解决公共安全问题。具体来说:
(1) 领导重视,把公共安全作为大事,常抓不懈;
(2)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介绍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常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
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 建立全国性的预警机制;
(4) 各单位、各部门要相互协调,理顺关系,消除体制性障碍;
(5) 为减少和防止突发性事件的发生,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关
系、国家宏观调控与引进市场机制的关系。
(6) 建立健全关于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法律法规。对负有相关责任的领导干部,要严厉惩处。有的给予党
纪、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答卷
【答卷】
围绕突发公共事件及相关问题,D 部长与网友进行了广泛交流。其谈话要点主要如下:
(1)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的事故,其发生原因可归结为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建立一套应对各种自然、
人为的相关事故的程序,可使一般事故通常不会演变为突发公共事件。
(2)当前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社会根源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建立一整套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协
调机制对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至关重要;就业是当前面临的最大社会问题,实现充分就业和完善社会
保障制度,有利于化解社会风险。
(3)非典事件说明我国的公共卫生防疫体制有待完善,但事实证明我国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和动员机制
非常有效,所以才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对疫情的控制与消除。
(4)一个国家总是要有一定富余财力,才能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但是国家强弱不是有效处置突发公
共事件的充要条件,动员体制和应急机制也至关重要。
(5)为应付和预防各种灾害而付出的物质代价,实质也是一种浪费,只不过这种浪费不是腐败所致,
而是自然原因所迫,是可以容忍的。
42
(6)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可保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政府的责任,
各利益集团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要以大局为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普及性常识教育是必要的。答
卷评析
这份答卷应该说是非常符合考题要求的。它不仅把篇幅有效的控制在了500 字以内,而且观点明确,
概述全面,条理清楚。每条都是D 部长谈话的原意。这些观点说明了D 部长在与网友交流时的基本立
场和看法、重要论点和论据,集中而系统地反映了D 部长谈话的概貌。它整体上看是一份正常的向领
导汇报的信息文稿,而从考试的角度看则是一份很优秀的答卷了。
(二)第二题要求考生联系D 部长的观点,就甲、乙、丙、丁、戊、己六个网友的观点进行辨析,判断
这些网友中谁的观点与D 部长观点不一致,并说明理由。要做好这道题,就要先审题。审题从以下几
个要点进行:
1.这道题虽然说“字数应在规定篇幅内”,但却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字数规定。这是申论考试有史
以来的第一次。然而,浏览一下试卷,就要敏锐地意识到,实际的字数其实已经隐含到了考题之中,
与六个网友相衔接的是六个100 个空格的作文纸;显然,当选择一个网友时,就写100 个字,选三个
网友时就写300 个字。
2.考题要求对观点一致的帖子不要作答,显然是要求不要写更多的东西和字数。这里暗含的是,判断
和选择错误而导致多写或错写,就要扣分。所以,考生在考试时就一定要提醒自己,首先要集中精力
做好辨析和选择的事情。
3.将每个网友的帖子分别对照D 部长的观点进行辨析。——这里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结合和参照已
经做好的第一道题来进行辨析,这是比较高明、简捷的方法,但这却是需要有把第一道题做得很好这
一前提。第二种就是将六个网友的观点推回到给定资料的相应部分或部位来进行对照和辨析,但应该
说这是一种耗时费力、耽误进程的笨办法。所以,做好第一道题是非常重要的,在那里多花时间都是
值得的。
4.要注意网友帖子上的观点与D 部长的观点存在不一致的性质和程度是值得琢磨的。网友帖子上的观
点是他们个人理解和自由表述的结果,与D 部长的观点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但更常见的
应该是理解和表述都有所偏差,甚至极不确切,而又常常是无法直接看出。有的不一致是相反的,有
的则是有出入的,有的在表述上反差明显,而有的却是含糊其辞、似是而非。这些情况都是判断不一
致的陷阱或干扰因素。因而,在辨析时要细心判别,谨防陷阱,避免误判。
根据以上审题要点,做这道题时就可以发现,原来这六个网友中有四个人即甲、丁、戊、己与D 部长
的观点存在不一致。具体看如下答卷:
【答卷】
网友甲:
甲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认识与D 部长不一致。D 部长认为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的自然或人为事故,其
主要来源是社会领域;此外,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政水平,可使一般事故不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
且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知性,故“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来源”的说法与D 部长观点不一致。
网友丙:
帖子首句有误。D 部长认为一个国家总要有一定富余财力,才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可见,能否妥善
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与国家强大有关;古巴之所以能够应对飓风,是因为其动员体制和应急机制;可见
D 部长并未进行社会制度的比较。
网友丁:
帖子末尾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