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几艘小渔船的渔港,这里是南海的西
岛。2002 年以来,南海某市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海岛管理制度,涉及海洋海岛开发保护规划的编制、
海岛开发项目的审批程序、属地对海岛的有效监控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岛能出现令人欣喜的现
状,正是该市通过尝试一些新的制度和做法,协调了海岛开发和保护关系的结果。
海岛资源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但又非常脆弱,一旦破坏,恢复非常,比如珊瑚礁,它是岛
屿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要在清洁县温度适宜的海水中才能生存,珊瑚遭
受污染、破坏,不但岛屿整体环境会恶化,海岛的存亡也会受到威胁。有关专家指出,《海岛保护法(草
67
案)》体现了一个非常重要思想,就是把海岛和海岛周边的环境看做一个整体来保护,这里面既包括陆
地,也包括海岸带、珊瑚礁、红树林以及海域等等,陆地周边的环境对于海岛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共
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在海岛资源环境保护的范围和性质上也有了很大的扩充,从岛陆
扩展到整个海岛环境及各种资源,从有居民的海岛扩展到无居民的海岛。草案规定,无居民海岛所有
权属于国家,防止随意侵占和开发无居民海岛的行为,保护的更加充实和明确。可以这样说,《海岛保
护法(草案)》提供了一种认识海岛价值的新思维,它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是极为重大与深远的。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 分)
1.“给定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
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10 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 字。
2.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
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10 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 字。
二、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20 分)
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
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该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3 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
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 字。
三、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
家发展战备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 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 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 分)
要求:
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3.总字数900~1100 字。
参考答案及范文
一、认证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 分)
1.此处的“死海”是指由于人类对海洋资源过度开发、污染海水而产生的自然环境破坏、海水水
质恶化、野生动植物减少乃至灭绝、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自我调节能力大大下降的海域。
2.一方面,人类对海洋的污染破坏了海洋生态,导致水质恶化、野生动植物减少甚至绝迹。更严
重的是,这种污染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环境自我调节能力受损,自然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影响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污染还可能导致疫病,直接威胁沿海地区居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这些危害比动
植物减少更加值得担忧。
二、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20 分)
无论是“退耕还海”还是“退耕还湖”,都是牺牲人类经济社会的局部利益来复原、改善自然环境。
这带给我们几点启示:第一,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开发要
适度、合理,要符合自然资源的承受力,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第二,对人类过去经济发展中一些错
误做法造成的对自然地损害要敢于承认和纠正,从协调经济、环境的角度出发,适当牺牲人类经济发
展的需要,采取措施恢复自然环境。无论这种错误多么微小,都要坚持改正。第三,在经济发展过程
中要坚持对发展思路、方式的错误进行反省和纠正,不断改进发展方式,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保障
人类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
家发展战备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 分)
68
第一,我省应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建立半岛蓝色经济区。利用海洋资源,带
动本省、沿河流域、沿海一线其他省区经济发展,整合省内各地区资源,改善当下重复建设的发展状
况,推动本地区、东北、环渤海、长三角、东亚邻国的相互联系和交流协作。应尽力争取使这一重要
规划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争取国家支持。
第二,半岛蓝色经济区应以港航、交通、钢铁、能源、电力、石化、造船等产业为重点产业,在
省内规划“两城七区”的经济区主体区分工,确定不同发展目标,整合各地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将周
边海岛纳入总体规划,强调开发与保护协调,更加注重海洋高科技产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第三,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立应特别注重提高产业层级、优化发展方式,要加大对相关企业、产业发
展的审查力度,着力培养技术含量高、低污染、低排放的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适当建立环保区域,
推进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
四、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 分)
科学开发 合理保护 依托海洋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域,海洋资源极为丰富。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当前我国GDP 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份额都来自海洋经济。但是,由于开
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海洋环境恶化,野生动植物减
少,自然灾害增加,自然资源被破坏,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损害。
对待海洋资源应该既科学开发、又合理保护,统筹兼顾、共同推进。这不仅是因为我国海洋资源
的人均占有量小、资源脆弱易损,也是因为过去重点关注经济开发的错误方式使我们更加警惕开发的
方式。兼顾开发与保护,既有利于推动沿海和全国经济进步,也有利于保护我国海洋资源,从而长远
上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采取如下综合措施:
第一,完善海洋开发、保护方面的相关立法。在现有《海岛保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相关
的法律,确定海洋资源开发的规模、区域、方式等内容,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区域、保护方法,为海
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奠定法律基础。
第二,严格进行科学规划。站在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高度,建立海洋综合管理规划体系,对全国
沿海地区海洋资源发展的目标、功能给予合理定位,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划定优化、重点开发区和限制、
禁止开发区域,合理建立产业集聚区和自然保护区。注重海洋高科技产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绿色
产业发展,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
第三,加强区域整合协作。宏观上整合各地资源,灵活调配、优势互补,防止出现重复建设。建
立各省、地、县的领导干部会议协调机制,定期协商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海洋保护,形成联动、协
调机制。
第四,优化海洋开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