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6年新疆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
2016-03-13 12:20: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06年新疆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参考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来的“作答要求”作答;

    4.请在指定的位置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二、给定材料

    1.“大汤黄鱼”的骨架还没有露出来,“坛子肉”仍然是满的,整盘的“广东菜心”只动了几下筷子……整桌精美的菜肴似乎只吃了不到一半,客人就“埋单”了,也没要求“打包”。于是,饭桌上剩下的一切被迅速倒进了泔水桶。

    这是记者近日在上海一家著名菜馆看到的一幕,主人公是花自己钱“下馆子”的市民。同样的事情在这家菜馆、在上海、在许多地方,每天都会发生无数次。

    这家能同时开50桌席面的菜馆有101米多高的泔水桶。这些泔水桶里充溢着米饭、点心、蔬菜、肉食甚至海鲜。

    “刚来的时候我看着很不习惯,感觉这么浪费简直是‘作孽’。”这家菜馆的服务员小潘说,“可是又能怎么办?总不能回锅端给下一桌客人吧?何况人家花的也是自己的钱。”小潘来自贫困的湖南山区,她说在她的故乡,即使到今天,人们也不是顿顿都吃得上鱼和肉。

    “现在我一天倒掉的肉,够我们家吃一个月。”她说。

    上海市容环卫局废弃物管理处的统计数据表明,上海餐饮业每天产生泔水垃圾1100多吨。但这只是滤去液体后的“干重”,实际上,上海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超过2000吨。其中这样被浪费掉的,保守估计也占总量的一半。

    中国人讲究饮食烹饪,接风宴、婚宴、寿宴、各种名目的聚会……饭店已成为富裕起来的许多人宣泄情感的场所。也正因为如此,餐饮业才得到飞速的发展。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我国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346.3亿元,同比净增507.2亿元,增长17.9%。2004年,中国人均餐饮消费576元,上海市人均餐饮消费水平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而餐饮市场发达的广州市人均餐饮消费高达414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而在西部一些贫困地区,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数字。

    然而,在这巨大的增长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浪费。

    2004年,我国餐饮业消费总额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额的7%;而同期美国餐饮业消费总额3760亿美元,约占GDP总额的3%。这当中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偏高的因素存在,但浪费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互联网上的一个帖子耐人寻味,一位“美食家”津津乐道地介绍了他“点菜的艺术”,包括餐馆的选择、冷菜和热菜的配合、荤素搭配、时令佳肴的选择、菜式的“君臣佐使”、营养、热量……几乎涉及方方面面,然而偏偏漏了一样:点菜就餐者是否吃得完。

    这则帖子折射出很多人目前的餐饮消费心态:要吃得好,吃得精,吃得便宜,但不一定要吃得节约。“请客时不能让客人把菜全吃光,否则没面子”的心态十分普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曾经是常被用于儿童启蒙的诗句,可是现在,很多富裕起来的人已经忘却了这首诗的精髓。

    目前,我国政府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真正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人们从最基本的“吃”做起。

    2.2006年以来,中央接连出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系列政策、措施。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频频发表讲话,从战略高度阐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

3.温家宝总理指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当前,我国资源“红灯”已经亮起,电力、石油、土地和水资源等最重要的资源普遍紧缺。

    电力日趋紧张。据国家电监会的监测,2004年“电荒”席卷21个省、市,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2000万~3000万千瓦,2005年全国电力供应缺口仍然很大。

    水资源相当匮乏。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令人触目惊心。据资料显示,我国660多座城市中,有2/3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由于缺水,每年工业总产值的损失大约在2000亿元。而近几年农业缺水(近33亿亩土地收成受影响)造成的损失每年在1500亿元。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被列入严重缺水国家。

    煤炭生产、消费环节浪费严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以煤为主,占能源资源总量的75.2%。据预测,我国煤炭探明可利用储量近2000亿吨,如果按照年产25亿吨原煤的速度推算还可以供应80年。尽管我国有可观的煤炭资源量,但优质资源少,生产、消费环节浪费严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数字显示,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煤矿回采率仅为15%,有些甚至低至10%。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石油缺口越来越大。据能源专家估计,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左右,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1/3,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2004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1.2亿吨。由于中国没有完全建立起石油战略储备,缺乏对国际油价的适度缓冲,每年要多支付数十亿美元。据预测,未来15年原油供需缺口将逐年加大。

    耕地减少。我国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矛盾突出,土地资源浪费、农村违法征地现象严重,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和开发利用比较粗放问题并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透露,近10年来,我国净减少耕地上亿亩,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1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

    4.某计算机公司对其一个分厂生产键盘的66道工序进行了一个调查,首先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记载下来,注意,不是查看工艺文件,而是实际观察现场工人做了什么,以确定要记载的工序。每道工序都用非常简明的语言加以记录,接着对所有的工序进行分类。如“熔断”、“放置新元件”、“焊接”等为产品增值的工序被归为一类;如“登记测试结果”,“运去检查”,“等待箱子装满”等非增值性的工序归为另一类。统计表明,生产计算机键盘的66道工序中,仅有21%的工序是增值的,其余均是无效劳动。

    谁来承担这些非增值无效劳动的费用呢?很显然,这些费用被计入生产成本,不是提高了产品价格,就是降低了销售毛利。上述可以被去除的79%非增值的工序,在精益生产中被称为浪费(MUDA),可以说它是任何的制造现场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的先天产物,但若任其蔓延成长,将导致企业逐步丧失市场竞争优势。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上个世纪最后20年,我们以能源消费翻一番为支撑,实现了GDP翻两番的目标。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增速加快,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将不断增加,资源紧缺的问题将日益凸显。但在现实生活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突出,矿产资源滥采乱挖,破坏和侵占耕地,用水无节制,建筑耗能超高……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而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不久前,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报告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资源对于支撑“粗放型”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6.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其中,政府机构应率先垂范,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和一滴油。这些细节,对控制和降低资源消费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现行制度下,政府部门的隐性浪费现象更值得关注。一些政府公务人员缺乏“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国家部委领导到地方视察工作,政府部门召开工作会议,住宿、开会等大多选择星级宾馆,会务费开销惊人。为了创造优美、干净的环境,对一些公共景观广场洗得比家里的地板都讲究,广场虽然干净得可以席地而坐了,但浪费大量水资源。有些地方政府的办公大楼、培训中心越建越豪华,内外装修片面追求功能,忽视了节能。这样的建筑,即使是每天维持正常运行,也要消耗大量的水电煤等资源。

    7.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后15年将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对土地和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资源供需矛盾也将越来越大。目前,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相当突出,脱离实际、贪大求洋、追求奢侈、挥霍浪费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8.我国能源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资源不足。近年来能源进口问题更加突出,如石油和铁矿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过多地进口资源,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加剧国际市场供求矛盾,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质上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长远战略方针。

    9.由国家林业局和商务部提出、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一次性筷子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出台。据悉,此系列标准包括木筷、竹筷两部分,对一次性筷子的产品类型、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及运输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木筷标准限制用材。一次性筷子系列国标标准在生产技术和卫生指标上均有明确规范。标准规定,木筷适用树种为桦木、杨木等,这对限制用材、提高木材的使用效率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竹筷标准重在防霉。该标准对竹筷无品种方面的要求,但因竹子生长于潮湿的南方,故强制性的防潮防霉卫生指标是竹筷子的重点。竹筷标准中不仅强制限定含水率小于10%,同时对邻苯基苯酚、噻苯咪唑、连苯和抑霉唑4种防霉剂均强制限量小于每千克10毫克。本次国标中同时还规定了大肠菌群和致病菌均不得检出。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标准为强制性国标,其实施后,凡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产品,都将必须销毁。

    抑制木材资源浪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介绍,目前,我国一次性筷子的年出口额达1.3亿美元。但大量生产一次性木筷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而且国内一次性筷子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发霉筷”、“卫生筷不卫生”等现象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5年新疆申论真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