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库版--中学教育学七(二)
2010-12-18 15:34:40 来源: 作者: 【 】 浏览:1292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是( )。
 A.读、写、算  B.读、写、画  C.读、画、算  D.写、画、算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习”与“温”皆指复习、巩固,因此,体现了巩同性原则。
19、“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组教学是为弥补班级授课的不足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20、19世纪末一些国家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采取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A, B, D, E] 答案解析: 教育民主化是对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让所有的人都能受到平等教育,包括教育起点机会,受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同时另一方面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1、教育民主化的内含包括( )。
 A.取消教育的等级制、特权制  B.实行机会均等的教育  C.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  D.均衡教育资源  E.追求教育自由化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教育虽也有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能促进社会变革,但都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
 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B.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C.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  D.可以促进民主  E.促进社会的变革  
参考答案: [B, D, E] 答案解析: 弗洛伊德和孟子是“内发论”的代表。
3、“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孟子  D.荀子  E.洛克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启蒙思想运动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人本主义哲学的产生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产生。
4、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产生与兴起,从历史背景看,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
 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B.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及其思想  C.近代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D.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想  E.国家主义思潮  
参考答案: [B, C, D, E] 答案解析: 政治背景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应具备的资格,因此与题意不合,排除。
5、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 )。
 A.要有较好的政治背景  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C.要达到规定的学历  D.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E.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  
参考答案: [A, C, E] 答案解析: 对学生的研究。不包括其集体的传统和成长环境。
6、对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 )。
 A.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  B.研究学生集体的传统  C.研究学生个体的需要  D.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  E.研究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参考答案: [A, C, E] 答案解析: 教学与智育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教学是智育的基本途径,智育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日的之一。
7、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参考答案: [ABC, D, E] 答案解析: 这五项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
8、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有( )。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恰当  D.表达清晰  E.气氛热烈  
参考答案: [A, B, C, E] 答案解析: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因此其主要内容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9、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知识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答案: [A, B, C, E] 答案解析: 教师培养和树立良好班风的常规做法是讲道理、树榜样、严要求、常实践。
10、教师可通过( )方面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
 A.讲清道理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召开班会  E.反复实践  
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教育目的;     答案解析:
1、______是一种理想,它同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填空:  
参考答案: 活动,交往;     答案解析: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______和______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并接受其检验。
填空:  
参考答案: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答案解析:
3、教育学是一门以__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填空:  
参考答案: 思想观念,价值观念;     答案解析:
4、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特别是______。
填空:  
参考答案: 帮助少年起飞;     答案解析:
5、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以比喻为“______”。
填空:  
参考答案: 毛泽东;     答案解析:
6、1957年,______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即“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填空:  
参考答案: 师生关系;     答案解析:
7、__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
填空:  
参考答案: 课程,学科教学内容;     答案解析:
8、教学大纲又称______标准,是课程计划
Tags:中学教育学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 下一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