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库版--中学教育学六(一)
2010-12-18 15:33:47 来源: 作者: 【 】 浏览:840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前三种是我国教育史上隋以前出现过的选士制度,隋代实行科举以来一直沿用到清术。
1、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
 A.察举制  B.举孝廉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对培养的人的规格要求也不同,因此,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决定教育目的。
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少年期是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少年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所以是“危险期”。
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沦》中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详细的理论论述。
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而德育过程是这几方面统一发展的过程。
5、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A.知识  B.能力  C.个性  D.品德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题干是陶冶法的典型例证。
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
7、品德是( )。
 A.自然现象  B.生物现象  C.个体现象  D.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努力去践行道德信念,提高自身的过程,因此,二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8、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相互包容的关系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9、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智力、能力和体力  C.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D.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10、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展以班级( )为核心的常规管理。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规章制度  D.教学规则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古希腊半岛有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由于地理的、政治经济的原因两者的教育体制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与方法也不同,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11、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2、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 )。
 A.特征  B.表象  C.核心  D.内容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运动过程,有时快有时慢,不平衡。
13、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教育目的受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因此它集中反映了教育的性质。
1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
 A.教育性质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内容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身自由是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的自由。
15、教师或学校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因为学生有(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题干所指是人文主义课程观的主要观点。
16、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这是( )课程观的观点。
 A.人文主义  B.科学主义  C.知识本信  D.能力本信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学校的其他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因此,教学是学校的中心。
17、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行政工作  C.人文工作  D.后勤工作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上课开始时为使学生做好各种准备而进行的工作就是组织教学。
18、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 )。
 A.检查复习  B.组织教学  C.讲授新教材  D.布置课外作业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教学是学校
Tags:中学教育学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 下一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