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成,那种非正式的不利于全校团结的小团体或交往自会减少;一个学习钻研的校风,会激励学生砥砺切磋、努力学习,如果有浮夸风,则会造成不务实、片面追求升学率等。校风的培养和形成,并不是决定于哪一个人的角色观念与行为,而是在过去长期工作中、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既经树立,则能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积极的校风则使师生员工不断增强自觉性,代代相传,相沿成风,是外力难以破坏的。如,学风、教风、领导作风、师生言谈仪表等无不与校风有关。学校组织系统的优良气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具有约束力,而且有促进力量。树立优良校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校风中的学风和教风是中心,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关键又在于领导的作风。学校领导的角色行为,只有符合各面的角色期望,全力以赴,才能同心协力建立优良校风,并发扬光大。
一、单项选择题
3.[解析]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7.[解析]A、B、C三项都是应试教育的特点。
11.[解析]微观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同伴影响、花盆效应和教师的期待效应。
13.[解析]教学大纲包括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和其他。
14.[解析]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发展,包括情感、兴趣、态度、意志、性格等。
18.[解析]中性力量,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
19.[解析]一般来讲,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定向、分解、定位和熟练四个阶段。
20.[解析]学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且灵活地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即“教学生学会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
24.[解析]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5.[解析]学习的类型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的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三、判断改错题
26.(P246)×改正: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订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27.(P297)√
28.(P3D7)√
29.(P307)√
四、简答题
30.(P26)第一个组成部分是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的规定。这方面曾有过多种提法,如培养“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公民”等。这是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
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这也就是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心理、知识、能力、体质等方面素质的教育要求和规定。
31.(P267-269)
(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
(2)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3)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
(4)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32.(P346-347)
(1)整体性;
(2)基础性;
(3)内化性;
(4)综合性。
五、论述题
33.(P104-105)教师在履行工作角色时常产生角色冲突。教师在工作中,要将许多角色加以融合和组织,也常常遇到两个角色同时为他提出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的情况。这是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普遍遇到的大量的冲突。教师在多种工作角色之间冲突时,一时很难在对立中找到统一,只有否定一个才有可能满足另一个,只有否定一面才能肯定另一面。
教师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有他自己的原来面目,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也有他进入这个角色后的扮演。作为一个教学情境中的“我”,尽管不完全是自然中的“我”,但要是一个真实的“我”。如果一个教师以“超等教师”这一角色来约束自己,就不会与自己的教育对象融为一体。
六、材料分析题
34.(P176)一个学校社会气氛,即校风,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它是影响学校师生一个极其重要因素。比如,一个学校团结友好的校风一经形成,那种非正式的不利于全校团结的小团体或交往自会减少;一个学习钻研的校风,会激励学生砥砺切磋、努力学习,如果有浮夸风,则会造成不务实、片面追求升学率等。校风的培养和形成,并不是决定于哪一个人的角色观念与行为,而是在过去长期工作中、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既经树立,则能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积极的校风则使师生员工不断增强自觉性,代代相传,相沿成风,是外力难以破坏的。如,学风、教风、领导作风、师生言谈仪表等无不与校风有关。学校组织系统的优良气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具有约束力,而且有促进力量。树立优良校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校风中的学风和教风是中心,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关键又在于领导的作风。学校领导的角色行为,只有符合各面的角色期望,全力以赴,才能同心协力建立优良校风,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