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发与学生能力培养;(5)重视个别差异。 答案解析: 2、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参考答案: (1)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2)与教学内容相符合;(3)与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4)与教师特点相符合;(5)与教学条件相符合。 答案解析: 3、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是什么?
论述题
每小题16分。共32分
参考答案: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4)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3)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答案解析: 1、试论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而言的,而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得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又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准。(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①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内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愈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愈大、学习效果也愈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他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的水平,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②教师的外因作用固然重要(外因),但是外因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自我培养,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本领和品德。③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以教育为前提的,是对教师的教的积极配合,是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专心、刻苦学习并独立完成作业,背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性会具有盲目性。同时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要求也应该不同。(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对立起来,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导致削弱或破坏师生双方积极合作才能具有的整体功能,影响教育质量。 答案解析: 2、联系实际,试论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实例分析
16分
参考答案: (1)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学生的思维更单一,视觉更狭窄,更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是教育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2)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处处压抑他们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气、缺乏创造性。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沉的缺乏独立个性的小绵羊。(3)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强调独立个性教学的另一面,就是要求教师有独立个性,即要求每个教师具备自身的个性素质和个性品质;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 答案解析: 1、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圈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分析。(文字在500字以上)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请登录91考试网,http://www.91exam.org/jsz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