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6年5月7日山东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初级岗位教育类试题(十)
2017-10-11 07:22: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师先让学生观察书

本、课桌等,为学生创设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何区别的问题情境,再向学生提供概念资料和错误例子,引导学生提

出并验证解答的假设,然后由学生在上述基础上,自主发现总结易犯的错误。故题干中周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

基本符合发现方法的教学步骤。

    88.【答案】B。解析:新课程要求:(1)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又是

学生人生的引路人;(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教师应该是

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教师要特别注意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89.【答案ic。解析: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0.【答案1A。解析:关于教育先行应注意:(1)教育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者

的任务,如果教育不在生产活动之前培养好所需要的劳动力,即使有了生产所需的设备和原材料,生产活动也

是无法进行的。(2)教育投资的比例和增加要根据国民经济水平确定,不能破坏经济上的平衡,故并不是越多越

好。(3)教育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但是教育并不必然带来经济效益。教育要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必须与经

济建设协调发展。

    91.【答案】A。解析: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准备状态,是

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一原则与维果

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接近。

    92.【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

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张老师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自己的权利,所以学校做法错误。

    93.【答案】D解析:教师职业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各个不同的学生

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

分的发展。孔子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创造性。

    94.【答案】D。解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把育人为本

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该学校为彰显办学成果,在雾霾天排练导致学生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说明该学校忽

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95.【答案】C。解析: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强调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认为任何学科都

能以某种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主张通过“内在奖励”的形式激励学生学习,重视发展学生直觉思维,

提倡发现法等。

    96.【答案】c。解析: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j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与类

别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一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

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基本内容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97.【答案】A。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

件。故评价教学、考核学生、编写教材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

    98.【答案】A。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

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c

观手段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中学生物课上,教师要为学生讲解革履虫,准备了草履虫的挂

图。运用的是模象直观,符合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99.【答案lA。解析: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1)遗传素质足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提供

了巨大的生理潜能;(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3)遗传素质的

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4)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100.【答案】B。解析: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

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i学生通过

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采用特定的方法进行独

立操作,在观察研究中获取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

    101.【答案】c。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

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

验性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是三级管理的课程,是国家的必修课程。

    102.【答案)C。解析:苏格托底提出产婆术,认为教育不是凭借教授授予知识,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刺激

对方的思考,通过对方自身的思考,亲自去发现真理。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他主张因材施

教和有教无类。孟子提出“.陛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国》中,他

强调理性,提出了回忆说。

    103.【答案J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

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

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题千中王阳明5岁还不会开口说话,但却能

默背祖父的众多藏书,体现的是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04.【答案lD。解析:表现评价是指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

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

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评价最适合动作技能领域。纸笔测验是指以书面形式的测验工具,主要侧重于i'

定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学习成就高低或在认知能力方面发展强弱的一种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又称为“学习档

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i价。档案袋评价是

学生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终结性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

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105.【答案lA。解析: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这里的第三者最有可能指知识

    四、多项选择题

    106.【答案lABD。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107.【答案】BCD。解析:fL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

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

平民,为从平民中“举贤才”的主张提供了依据,但是这种观点忽视了遗传因素的作用。

    108.1答案lBCD。解析:结构良好的任务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

式即可获得答案的任务。除命题作文外,其他三项都是结构良好任务。

    109.【答案lACD。解析:在教育目标卜,终身教育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设学习型社

会,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教育。而B选项中的说法过于狭隘。其他选项说法均正确。

    110.【答案lABCD。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

响。他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成熟、自然经验(逻辑与数理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化,前三者是发展的三

个经典性因素,而第四个条件才是真正的原因。

    111.【答案】ABD。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

及控制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注意策

略)和调节策略。A项属于监控策略,B.D两项属于调节策略,c选项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

    112.【答案】ABC。解析:品德的形成就是内化社会道德规范、道德价值,确立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的过

程。这一过程是逐步完成的,按内化水平不同,分为三个层次或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社会规范的认同、社会规

范的信奉。

    1 13.【答案】ABD。解析:奥苏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和迁移的重要因素。认

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

习的迁移。

    114.【答案】BD。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又称“倒U型曲线,是指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

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在比较容易的任务

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最佳水

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115.【答案JBCD。解析:A项可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是实验法的特点。除A项之

外,BCD三项都是观察法的特点。

    116.【答案lABCD。解析:节日依据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设立,节日里,人们给儿童讲解节日的来源,体

现了节日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在节日里通过与人交流了解节日的来由,感受到节日的快乐,体现了节日的

娱乐功能和交际功能。

    117.【答案JAD。解析:在小学阶段实行小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1)取消教师分科任教制或延缓分

科年限;(2)政府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教育公平公正;(3)改革班级制度,以保证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

    118.【答案】ABCD。解析: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有校园足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19.【答案1ABCD。解析:对教师的语言要求有清晰准确、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具有语言艺术。

    120.【答案)ABD。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规定,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

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

    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5月21日河南省新乡市直部分..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