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6年6月25日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三)
2017-10-11 12:51: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答案】D。解析: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体现为教育既有质的规定性、有继承关系,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

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平衡的,教育可以超前,也可落后于政治、经济、文化。

    10.【答案】A。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因此要从社会发

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 B.、D两项为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1 1.【答案】A。解析: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也是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

所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 2.【答案】B。解析:昔孟母,择邻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两句话体现的是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重要

影响。

    1 3.【答案】A。解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意思是: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

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这揭示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个体功能。

    1 4.【答案】D。解析: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方面。

    1 5.【答案】C。解析:情境教学法即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的教学方法。模拟话剧即为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让

学生体验人物心理,符合情境教学法。

    1 6.【答案】B。解析: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

一个学生。教师公正的内容是坚持真理、秉公办事、奖罚分明。

    1 7.【答案】A。解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中介)。

    1 8.【答案】B。解析:视听材料的真实度过高容易制约学生的想象,真实度过低又不易取得直观效果,因此中

等程度的逼真度效果最佳。

    1 9.【答案】B。解析:差异部分用彩色标出,有利于学生注意到几个字的不同点,便于区分和学习。因此,张老

师利用的是知觉的选择性。

    20.【答案】C。解析:对于一件事情,既想靠近又想回避的内心状态为趋避冲突。题干中想病快点好,所以得吃药,又不想吃苦药,所以属于趋避冲突。

    2 1.【答案】D。解析:学生将《辛丑条约》.的内容浓缩为钱禁兵馆,'四个字为缩略词法,把钱禁兵馆四个字

用“前进宾馆”帮助记忆,属于谐音联想法。

    22.【答案】D。解析: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

生的影响。后来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对先前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的影响为逆向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

种学习的积极影响,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后学习的内容“深化”了先前的学习内容,属

于正向迁移。因此,这种迁移为逆向、正迁移。

    23.【答案】C。解析: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果的明显的、暂时的停顿现

象,通常称为高原现象。

    24.【答案】D。解析: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

为,把这种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教师期望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25.【答案】C。解析: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面对一种情况,该教师想出各种可能性,这种心理活动属于发散思维。

    26.【答案】C。解析:注意的分配强调在同一时间完成两件以上的事情。题干中左手画圈,右手画方为注意

的分配。

    27.【答案】D。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趋势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他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

四个阶段:无道德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公正道德阶段。

    28.【答案】B。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

活动目的的品质。

    29.【答案】D。解析:情绪的动机功能表现在其具有激励作用,指情绪对人的活动起发动、促进和调控的作

用,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任务。情绪的适应功能指人们

通过各种情绪,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生存和发展。情绪的信号功能表现在个体

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情感表达的方式传递给别人以影响他们。情绪的组织功能表现在对其他心

理活动如知觉、记忆、思维等具有组织作用,也影响个体行为,一方面,积极情绪具有协调作用,而消极情绪具有

破坏、瓦解作用。另一方面,情绪还支配个体的行为,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下,人容易注意到事物好的一面,

倾向于和善、乐于助人;反之,则对他人变得冷漠、不关心,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30.【答案】D。解析: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观上提倡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

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因此,本题选择D

    二、多项选择题

    3 1.【答案】ABCD。解析:1 996年,国际2 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

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

事’’‘‘学会共处(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32.【答案】A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

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育法律法规和师德规

范都要求教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故B,D两项属于违法行为。

    3 3.【答案】BCD。解析: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含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

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34.【答案】ABCD。解析: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改革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35.【答案】ABD。解析:替代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小明的学习属于替代性学习,替代性学习又叫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三、辨析题

    36.【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

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优点是:(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缺点是:(1)

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

    37.【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

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

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基本内容包括:

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题干混淆了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的含义。

    3 8.【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能看到成绩,增强信心;能及时

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能更好地抓住重点.、难点,使复习更有目的。所以,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当指导学生多试

图回忆,将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四、简答题

    39.【参考答案】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8)个别教育工作。

    40.【参考答案】

    学校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性格发展的主要途径有:

    (1)校园文化;

    (2)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4)个别辅导或咨询。

    4 1.【参考答案】

    (1)注意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结合;

    (2)注意示范时速度的控制;

    (3)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4)示范要正确;

    (5)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42.【参考答案】

    (1)教学设计;

    (2)教学实施;

    (3)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教育教学评价;

    (5)沟通与合作;

    (6)反思与发展。

    五、材料分析题

    43.【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现代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6月19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