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2012年10月某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心理学(中学)试题(详解版)(五)
2013-01-23 06:57:11 来源: 作者:91考试网教师考试频道 【 】 浏览:618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
单项选择题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方法来研究品德的发展,提出了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
1、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

A.皮亚杰

B.艾利克森

C.柯尔伯格

D.罗杰斯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专家型教师既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发挥积极辐射作用的最好资源。
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

A.特级教师

B.教学熟手

C.优秀班主任

D.专家型教师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信度:即可靠性,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难度:指试卷(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3、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想结果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的。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4、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被称为( )。

A.学习动机

B.学习目标

C.学习期待

D.学习诱因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5、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叫( )。

A.教学策略

B.学习策略

C.教学计划

D.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6、在一套智力测验量表里,包括了三个分测验的智力量表是( )。

A.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B.推盂一比纳量表

C.瑞文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关于遗忘的原因有种种说法:痕迹衰退说(桑代克);干扰说;同化说:奥苏伯尔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
7、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足(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维特罗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人的学习的一般过程的生成学习模型。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地建构并生成意义的过程。他的生成学习模型包括生成、动机、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四个成分。
8、心理学家维特罗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学习模型是( )。

A.信息加工模型

B.学习过徉模型

C.生成模型

D.开放学习模型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认为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初创时期,从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发展时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成熟时期,80年代以后为完善时期。
9、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起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0、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11、下面选项中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内容的是( )。

A.道德素质

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学习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创造性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略。
13、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 )。

A.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难度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所渭的“ABCDE”.是指某一事件发乍后,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评估、由此而被引起的情绪、受到的非理性自我信息的攻击,以及埘非理性自我信息的理性信念。
14、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DE”治疗法属于( )。

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牛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15、属于自我实现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需要

D.认知需要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6、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沦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两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7、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

A.廖世承

B.房东岳

C.潘菽

D.陆志伟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1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问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略。
19、下面选项中属于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里的动作技能目标的是( )。

A.分析

B.综合

C.知觉

D.形成价值观念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2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Tags:教育学 历年真题 模拟题 责任编辑:小编01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 下一篇2012年10月某省教师资格心理学(中..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