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也可叫折现系数或贴现系数。
【例1Z101083-2】某人希望5年末有10000元资金,年复利率i=10%,试问现在须一次存款多少?
解:由式(1Z101083-3)得:
P = F(1+ i)-n =10000´(1+10%)-5 = 10000´ 06209 = 6209(元)
从上面计算可知,现值与终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正好相反,因为现值系数与终值系数是互为倒数,即
( , , )
( , , )
P F i n
F P i n
/
/ = 1 。在P一定,n相同时,i越高,F越大;在i相同时,n越长,F越大,如
表1Z101083-2。在F一定,n相同时,i越高,P越小;在i相同时,n越长,P越小,如表1Z101083-3。
一元现值与终值的关系表1Z101083-2
时 间
利 率
1年5年10年20年
1% 10100 10510 11046 12201
5% 10500 12762 16288 20789
8% 10800 14963 21589 46609
10% 11000 16105 25937 67273
12% 11200 17623 31058 96462
15% 11500 20113 40455 16366
一元终值与现值的关系表1Z101083-3
时 间
利 率
1年5年10年20年
1% 099010 095147 090530 081957
5% 095238 078358 061392 037690
8% 092593 068059 046320 021455
10% 090909 062092 038555 014865
12% 089286 056742 032197 010367
15% 086957 049718 024719 006110
从表1Z101083-2可知,按12%的利率,时间20年,现值与终值相差96倍。在工程经济分析中,现
值比终值使用更为广泛。
在工程经济评价中,由于现值评价常常是选择现在为同一时点,把方案预计的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折
算成现值,并按现值之代数和大小做出决策,因此,在工程经济分析时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正确选取折现率,折现率是决定现值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二是要注意现金流量的分布情况。例如,在投资额一定的情况下,是早投资还是晚投资,是集中投资
还是分期投资,它们的投资现值是不一样的。
(2)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现值、资金回收和偿债基金计算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序列是连续的,且
数额相等,即:
At = A =常数(t = 1,2,3,K,n) (1Z101083-5)
式中 A——年金,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各计息期末(不包括零期)的等额资金序列
的价值。
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如图1Z101083-2所示。
①终值计算(即已知A求F)
由式(1Z101083-1)可得出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的终值为:
1 [ 1 1 1 1]
1
1 2
+ + + + + + + = + = å
=
- - -
F A( i) A( i) ( i) ( i)
n
t
n t
t
n n
K K
图1Z101083(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示意图
(a)年金与终值关系;(b)年金与现值关系
i
F A i
1+ n -1
= ( ) (1Z101083-6)
式中
i
(1+ i)n -1称为等额支付系列终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用符号(F / A,i,n)表示。
则式(1Z101083-6)又可写成:
F = A(F / A,i,n) (1Z101083-7)
【例1Z101083-6】若10年内,每年末存1000元,年利率8%,问10年末本利和为多少?
解:由式(1Z101083-6)得:
元)
( ) 1000 14487 14487(
8%
1 1 1000 (1 8%)10 1
= ´ =
+ -
= ´
+ -
=
i
F A i
n
②现值计算(即已知A求P)
由式(1Z101083-3)和式(1Z101083-6)得:
n
n
n
i i
P F i A i
( )
( )
( )
+
+ -
= + - =
1
1 1 1 (1Z101083-8)
式中
n
n
i i
i
( )
( )
+
+ -
1
1 1 称为等额支付系列现值系数或年金现值系数,用符号(P / A,i,n)表示。
则式(1Z101083-8)又可写成:
P = A(P/ A,i,n) (1Z101083-9)
【例1Z101083-4】欲期望五年内每年末收回1000元,在年利率为10%时,问开始需一次投资多少?
解:由式(1Z101083-8)得
元)
( )
( )
( ) 1000 37908 37908(
10% (1 10%)
1000 (1 10%) 1
1
1 1 1 5
5
= ´ =
´ +
+ -
= ´
+
+ -
= + - =
n
n
n
i i
P F i A i
③资金回收计算(已知P求A)
由式(1Z101083-8)的逆运算即可得出资金回收计算式为:
1 1
1
+ -
+
=
n
n
i
A P i i
( )
( )
(1Z101083-10)
式中
1 1
1
+ -
+
n
n
i
i i
( )
( )
称为等额支付系列资金回收系数,用符号(A/ P,i,n)表示。则式(1Z101083-10)又
可写成:
A = P(A/ P,i,n) (1Z101083-11)
【例1Z101083-5】若投资10000元,每年收回率为8%,在+年内收回全部本利,则每年应收回多少?
解:由式(1Z101083-10)得
10000 014903 14903( )
(1 8%) 1
10000 8%(1 8%)
1 1
1
10
10
元
( )
( ) = ´ =
+ -
+
= ´
+ -
+
=
n
n
i
A P i i
④偿债基金计算(已知F求A)
由式(1Z101083-6)的逆运算即可得出偿债基金计算式为:
1+ -1
=
i n
A F i
( )
(1Z101083-12)
式中
1+ i n -1
i
( )
称为等额支付系列偿债基金系数,用符号(A/ F,i,n)表示)则式(1Z101083-12)又
可写成:
A = F(A/ F,i,n) (1Z101083-13)
【例1Z101083-6】欲在五年终了时获得10000元,若每年存款金额相等,年利率为10%,则每年末需
存款多少?
解:由式(1Z101083-12)得
(元)
( ) ( )
10000 01638 1638
1 10% 1
10000 10%
1 1 5
= ´ =
+ -
= ´
+ -
=
i n
A F i
(3)等值的计算
根据上述复利计算公式可知,等值基本公式相互关系如图1Z101083-3所示。
【例1Z101083-7】设i=10%,现在的1000元等于5年末的多少元?
解:画出现金流量图,如图1Z1010834所示。
5年末的本利和下为:
F = P(F / P,i,n)= 1000(F / P,10%,5)= 1000´16105 = 16105(元)
计算表明,在年利率为10%时,现在的1000元等值于5年末的16105元;或5年末的16105元,当
i=10%时,等值于现在的1000元。
如果两个现金流量等值,则对任何时刻的价值必然相等。现用上例求第3年末的价值。
按P=1000元计算3年末的价值:F3 = 1000´(F / P,10%,3)= 1000´1331 = 1331(元)
用F=16105元,计算2年前的价值:P' = 16105´(P / F,10%,2)= 16105´ 08264 =1331(元)
若计算第7年末的价值:
按P=1000元计算第7年末的价值:F ' =1000(F / P,10%,7)= 1000´19487 = 19487元)
按F=16105元,计算第7年末的价值(注意:这时n=7-5=2)
F ' =16105(F / P,10%,2)=16105´121 =19487(元)
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三个:金额的多少、资金发生的时间、利率(或折现率)的大小。
其中利率是一个关键因素,一般等值计算中是以同一利率为依据的。
在工程经济分析中,等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计算某一经济活动有效性或者
进行方案比较、优选的可能性。因为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其不同时间发生的收入或支出是不能
直接相加减的。而利用等值的概念,则可以把在不同时点发生的资金换算成同一时点的等值资金,然后再
进行比较。所以,在工程经济分析中,方案比较都是采用等值的概念来进行分析、评价和选定。
当计息周期小于(或等于)资金收付周期时,一次支付情形的等值计算方法有两种:
l)按收付周期实际利率计算。
2)按计息周期利率计算,即:
( , ,mn)
m
F = P F / P r (1Z101083-14)
( , ,mn)
m
P = F P / F r (1Z101083-15)
【例1Zl01083-8】现在存款1000元,年利率10%,半年复利一次。问五年末存款金额为多少?
解:现金流量如图1Z101083-5所示。
①按年实际利率计算:
则1000 (1 1025%) 1000 162889 162889(元)
(1 10%/ 2) 1 1025%
5
2
= ´ + = ´ =
= + - =
F
ieff
②按计息周期利率计算
( , ,2 5) 1000( / ,5%,10) 1000 (1 5%) 1000 162889 162889(元)
2
F = 1000 F / P 10% ´ = F P = ´ + 10 = ´ =
有时上述两法计算结果有很小差异,这是因为略去尾数误差造成的,此差异是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