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今天上午,全市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的系列部署和省委、潍坊市委重大安排,动员全市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深入扎实做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好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改革任务。市委书记韩幸福,市委副书记、市长鞠立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云生,市政协主席刘永福等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发
一、深化市委机构改革
深化市委机构改革,着眼健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化市委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市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推进职责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从机构职能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提高市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一)组建市监察委员会。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部署,将市监察局的职责,市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反腐败相关职责整合,组建市监察委员会,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
不再保留市监察局。
(二)组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为更好地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市委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领导,组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研究解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等。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
下一页
(三)组建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加强市委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强化统筹协调职责,组建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分析研判全市国家安全形势,开展重大政策措施安全分析评估和危机管控;组织开展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工作;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等。
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
(四)组建市委财经委员会。为加强市委对全市经济工作的领导,统筹做好各项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组建市委财经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上级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分析研判全市经济形势,研究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把握经济走向,提出政策建议;组织筹备市委重要经济工作会议等。
市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
(五)组建市委审计委员会。为加强市委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组建市委审计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在审计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政策措施;审议审计监督重大政策和改革方案,审议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情况审计报告,审议审计监督其他重大事项等。
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审计局。
(六)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市外事侨务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为加强市委对涉及全市重大工作的领导,强化统筹协调职责,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市外事侨务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改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统筹谋划、综合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为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为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为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
(七)组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市委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教育领域党的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组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在教育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政策措施,统筹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审议全市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和体制改革方案;协调解决教育工作重大问题等。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市教育和体育局合署办公。
(八)市委办公室加挂市档案局、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局)牌子。将市档案馆(市档案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委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对外加挂市档案局牌子。保留市档案馆,调整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
市委办公室对外加挂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局)牌子。
(九)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为加强市委对机构编制和机构改革的领导,理顺机构编制管理和干部管理的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领导体制。市机构编制委员会调整为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统筹负责全市机构职能编制工作。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调整为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日常工作,作为市委工作机关,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
(十)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公务员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培训和工资福利等公务员管理职责及党群系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对外加挂市公务员局牌子。
调整后,市委组织部在公务员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统一负责公务员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培训和工资福利等事务;负责研究拟订有关公务员管理政策规定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绩效管理等。
取消市下派干部工作办公室正科级规格,其职责划入市委组织部。
(十一)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老干部工作。将市委老干部局并入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保留市委老干部局牌子。
不再保留单设的市委老干部局。
(十二)市委宣传部统一领导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电工作。市委宣传部对外加挂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
(十三)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统一管理对台工作、民族宗教、侨务工作。为加强市委对台工作和对民族宗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教、侨务工作的领导,将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并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将市外事与侨务局承担的侨务管理、港澳事务联络行政职能划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对外保留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牌子,对外加挂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
调整后,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在对台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上级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研究拟订全市对台工作的计划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全市对台工作,协调涉台重要事项;协调指导我市对台经济、文化、学术、科技等领域交流与合作等。
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拟订全市民族宗教工作相关政策措施,协调处理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的重大问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等。
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在侨务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是,落实中央海外统战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潍坊市委工作要求,研究拟订全市侨务工作的政策和规划;管理全市侨务行政事务,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涉侨工作;调查研究国内外侨情和侨务工作情况,联系香港、澳门和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指导推动涉侨宣传、文化交流工作等。
不再保留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单设的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十四)不再设立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市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为加强市委对政法工作的统一领导,更好统筹协调全市政法机关资源力量,不再设立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市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关职责交由市委政法委员会承担。
调整后,市委政法委员会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推动和督促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调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重大问题等。
市委政法委员会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全市政法机关等部门处理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项,协调应对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和风险等。
市委政法委员会在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是,协调指导全市各相关部门做好反邪教工作,分析研判有关情况信息并向市委提出政策建议,协调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等。市公安局按照职责分工继续承担反邪教相关工作。
(十五)调整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名称和管理体制。将市委市政府信访局更名为市信访局,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的部门管理机构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规格,由市政府办公室统一领导和管理,同时承担市委相关信访工作。
(十六)组建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市地方史志研究中心)。整合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市史志办公室的职责,组建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市地方史志研究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作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正科级规格。主要负责研究中国共产党青州历史、青州市地方史志;征集、整理中国共产党青州历史、青州市地方史志重要资料,组织编写中国共产党青州历史、青州史志、青州年鉴等书刊资料;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宣传活动;指导镇街道(开发区)党史史志业务工作等。
撤销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市史志办公室事业单位建制。
改革后,市委设置市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8个,正科级规格。具体机构设置见附件1。
下一页
二、深化市政府机构改革
深化市政府机构改革,坚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着力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着力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组建市教育和体育局。整合市教育局的职责,市体育局(市体育中心)承担的行政职能,组建市教育和体育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规格。主要负责贯彻执行教育体育工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编制全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并指导、协调和监督实施;综合管理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体育教育、群众体育工作等。
不再保留市教育局。
(二)组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整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中小企业办公室(市中小企业局)的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局的汇总编制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职责,组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规格。主要负责拟订工业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监测、分析全市工业行业经济运行态势,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组织实施国家、省、潍坊市工业产业政策,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等信息产业发展;承担无线电管理、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等。
不再保留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中小企业办公室(市中小企业局)。
(三)组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整合市国土资源局(市不动产登记局)、市林业局的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局的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市水利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相关部门的草原(地)资源调查、确权登记、监督管理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管理职责,以及市规划局承担的行政职能,组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规格,保留市林业局牌子。主要负责编制并监督落实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全市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