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山东:2017年05月日照岚山环保分局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招聘笔试成绩公式及面试有关事项说明 (四)
2017-05-09 18:38: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案】A。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标准化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又分为认知

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以选择答案 A。其他都是个性心理的成分。

2.【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心理学内容方面的知识。答

案 A 是认知过程,答案 C 是个性心理倾向性,答案 D 是个性心理特征。

3.【答案】C。解析: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4.【答案】D。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16 报名专线:400-6300-999

5.【答案】C。解析: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又

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所以选 C。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CD。解析:价值观,动机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一部分。

2.【答案】BDE。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答案】×。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而知觉属于心理过程。

3.【答案】×。解析:内省法是依靠对自我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

的方法,因此又称自我观察法。

4.【答案】×。解析: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5.【答案】×。解析:冯特所著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

独立宣言。

6.【答案】×。解析: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四、填空题

1.【答案】心理现象 2.【答案】心理过程 3.【答案】冯特

4.【答案】弗洛伊德 5.【答案】格式塔

第二章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真题回顾

1.【答案】A。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

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2.【答案】B。解析: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

干扰。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3.【答案】ABD。4.【答案】先快;后慢。

5.【答案】×。题干属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

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题干属于对图样的创造形成的新形象。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

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标准化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万绿丛中一点红”体现了新异刺激的对比。

2.【答案】B。解析:注意的集中是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或对各种干扰刺

激进行抑制。

3.【答案】A。解析:又叫注意的广度。

4.【答案】C。解析:注意的分配。

5.【答案】C。解析: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6.【答案】A。解析: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17 报名专线:400-6300-999

7.【答案】C。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

现象。

8.【答案】B。解析:感觉对比现象。

9.【答案】C。解析: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为继时对比。

10.【答案】B。解析: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不具规律性,故选

B。

11.【答案】A。解析:知觉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12.【答案】A。解析:知觉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

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13.【答案】D。解析: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

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14.【答案】D。解析:考查观察敏锐性的含义。

15.【答案】D。解析:再认或回忆是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选择答案 D。

16.【答案】A。解析:考查情景记忆的分类。

17.【答案】C。解析: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是指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

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而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事实记忆。

18.【答案】C。解析: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相匹配,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相匹配。

19.【答案】B。解析:瞬时记忆的特点。

20.【答案】C。

21.【答案】B。解析: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根据思维的指向分类,可

分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22.【答案】B。解析:白天记忆收到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即受到双重抑制的干

扰;而早上和晚上分别受到后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干扰,即受到单一抑制的干扰;因此,白

天记忆效果不如早晚,故选 B。

23.【答案】B。

24.【答案】B。解析: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25.【答案】B。解析:形象思维是用人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解析:认识过程包含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答案】AD。解析:注意的分配的含义。

3.【答案】ADE。解析:注意区分各种记忆分类的含义。程序性记忆是关于“怎么做”的

记忆,情景记忆相对于语义记忆而言的。

4.【答案】AB。

5.【答案】BE。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都可以反映感觉的灵敏性。

2.【答案】×。解析:阈限和感受性成反比,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差。

3.【答案】×。解析: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在其它心理过程中的一种心

理状态。

4.【答案】√。

5.【答案】×。解析: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6.【答案】×。解析: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7.【答案】×。解析:适应是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

现象。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18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四、填空题

1.【答案】无意注意 2.【答案】感觉 3.【答案】差别阈限

4.【答案】知觉 5.【答案】恒常性 6.【答案】联觉

7.【答案】短时记忆 8.【答案】程序性记忆 9.【答案】表象

五、名词解释题

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4.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5.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反映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

和再现的过程。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7.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六、简答题

1.【参考答案】注意的种类有:(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

2.【参考答案】知觉的理解性: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

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

的理解性在起作用。

知觉理解性的作用:知觉的理解有助于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理解也有助于知觉的整体

性,它能帮人把缺少的部分补起来。

3.【参考答案】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七、论述题

1.【参考答案】

注意的品质包括:

(1)注意的范围。在一瞬间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也称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也称注意的持久性)同注

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

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3)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4)注意的转移

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正确运用注意特征来组织教学,具体来说,就要:

第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第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第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

持学习活动。

第四,要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19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总之,教学中出现的注意问题,情况很复杂,原因也是多样的,只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

注意的规律,多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2.【参考答案】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①注意的广度因注意对象的特点的变化而有所不同。②活动任务

越复杂,越需要关注细节的注意过程,注意的广庄会大大缩小。③个体的知识经验。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①注意对象的特点。②主体的精神状态。③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构成注意分配的条件: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②同时进行

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①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②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③明确的

信号提示。④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3.【参考答案】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以便于更清晰的感知的知觉特性

也叫知觉的选择性。这种“对象——背景”的组织能力可能是先天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强

烈的刺激、不断重复、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不一致等更能引起人的注意。

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有不同的部分与属性,但人们在知觉时,并不把它知觉为个别

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们组织为有一定意义结构的整体,这种知觉的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

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在起作

用。

恒常性:尽管刺激的性质随眼睛和头部的运动而变化,但知觉的远距离刺激的性质通常

是恒定不变的,知觉的这种特性叫恒常性。

在教学中,教师语调柔和亲切,高度适中,身体语言的使用,色彩对比鲜明的教学挂图,

大小或字体不同的板书,对重点内容的重复,教学幻灯片中设计的运动部分等等这些刺激特

性的使用,遵循知觉组织原则的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能产生对知识的更清晰的感知;避免

在一个班频繁地更换教师或教师发型服饰的过多变化也是为了同样的作用。结合学生个人的

知识经验和兴趣等因素的教学也会影响知觉的理解。(可适当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八、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过于精心布置的教室反而

会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和室

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

力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第三章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真题回顾

【答案】C。

标准化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C。解析:应激是一个过程。情急生智是在突发状态下产生的。

7.【答案】C。解析:考查理智感的含义。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20 报名专线:400-6300-999

8.【答案】B。解析: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深刻性。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2.【答案】ABCD。 3.【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儿童对父母的依恋是情感而非情绪。

2.【答案】×。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答案】√

4.【答案】√。解析:两极性是情绪情感不同于其他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性质。

四、填空题

1.【答案】愤怒;悲哀 2.【答案】激情、应激

3.【答案】理智感、美感 4.【答案】激情

五、名词解释题

1.情绪: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2.情感: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

应的反应。

六、简答题

【参考答案】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②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③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④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⑤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与持久性。

(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与情感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①情绪

Tags:事业单位 考试 招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广西:2017年05月2016广西南宁江南..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