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同于创造历史,不能由此得出“人人创造历史”的简单结论。因此,A为错误选项。
3.ABCD【解析】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看,此事反映出“政治”生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因此A、D是正确选项。从新《办法》的内容看,它无疑与“人权”、“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关。因此B、C 正确。
4.BD【解析】A是马克思这一论断中所批判的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性论观点,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关系抽象考察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性,是错误的,应予排除。人的自由及其实现同样离不开人的社会关系及其充分发展, C也应予排除。
5.CD【解析】只有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才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而历史上先进的阶级则是先进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阶级代表,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才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三、判断题
1.×【解析】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为利己主义。
2.×【解析】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3.√【解析】此题考点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4.×【解析】此观点为唯心主义历史观。
5.×【解析】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 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月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 ) 。
A.第六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第四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第五次《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第六次《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
2.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不包括( ) 。
A.通过加大投入,适当提高城市低保水平
B.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
C.通过规范秩序,遏制收入分配的混乱现象,逐步缩小地区间、部门间的收入差距
D.通过统筹兼顾,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3.2006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 ) ,这是近期我国推出的一项国家管理和加强土地调控的重大举措。
A.《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B.《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C.《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4.治理商业贿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其原因不包括( ) 。
A.商业贿赂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
B.商业贿赂是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需要
C.商业贿赂恶化了投资环境
D.商业贿赂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包括( )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2.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实施的战略包括( ) 。
A.转变B.指引C.拓展D.提升
3.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何意义?( )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消化富余的工业生产能力的根本出路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的一个实际步骤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和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集中体现
4.中央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重点包括以下哪几项?( )
A.工程建设B.土地出让C.产权交易D.医药购销
三、判断题
1.建设新农村,思想是基础。( )
2.商业贿赂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
3.《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是近期我国推出的一项国家管理和加强土地调控的重大举措。( )
4.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农
2. A【解析】
3. B【解析】2006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近期我国推出的一项国家管理和加强土地调控的重大举措。
4. B【解析】治理商业贿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为商业贿赂一是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二是恶化了投资环境;三是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解析】此次会议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原则,除包括A、B、C、D四项外,还包括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和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 ACD【解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
3. ABCD【解析】
4.ABCD【解析】中央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重点是“要着重解决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领域的商业贿赂”。
三、判断题
1. ×【解析】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必须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发展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才有条件,改变农村的面貌才有坚实基础。
2. √【解析】商业贿赂从根本上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要求,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
3. √【解析】2006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正式推行,这是近期我国推出的一项国家管理和加强土地调控的重大举措。
4. √【解析】
(2001年A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多选题)
【原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
A.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评析】答案为ABCD。
2.★(2002年H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选题)
【原题】“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
A.台湾问题开始的B.香港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评析】答案为A。“
3.(2003年B市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多选题)
【原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 )。
A.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范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D.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
【评析】答案为BC。本题着重考查社会公德的概念及其作用。A项是法律、法规,D项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都不是正确选项。B、C是正确选项。
4.(2004年H区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选题)
【原题】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
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评析】答案为C。
5.(2005年B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选题)
【原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是( )。
①浙江②广东③福建④江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评析】答案为B。
6.(2006年H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选题)
【原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评析】答案为A。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所以,正确选项为A。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可信D.爱国主义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3.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