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A.实现两岸三通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4.★★在坚持开放、合作、利用、借鉴的同时,必须头脑清醒,决不可忘掉把()放在第一位。
A.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B.马列主义意识形态
C.国家的主权和安全D.民族传统和利益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
A.中国、印度、缅甸B.中国、印度、越南
C.中国、朝鲜、越南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包括()。
A.对外贸易B.引进技术C.引进人才D.发展国际旅游业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
C.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答案D.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
3.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精简机构,转变职能B.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C.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D.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4.★当前世界面临的根本问题是()。
A.控制人口膨胀B.保护生态环境C.促进经济发展D.维护世界和平
5.★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A.独立的外交权B.行政管理权
C.独立的防务权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三、判断题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开放。()
4.加强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两方面的内容。()
5.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所以正确选项是A。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诚实可信和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C【解析】
3.B【解析】
4.C【解析】
5.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四项基本原则形成过程的了解。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2.ABD【解析】
3.BC【解析】在备选答案中,D项属于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容,A项属于制度建设的问题,B、C为正确答案。
4.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当前世界两大主题的理解和掌握。A、B项也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但它们包括在C项中。
5.BD【解析】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保持财政独立;自行制定适合于香港经济、贸易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
三、判断题
1.×【解析】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2.×【解析】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等内容。
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全面对外开放政策的了解与掌握。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的全方位的开放。
4.×【解析】加强党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5.×【解析】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
1.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3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强( )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
A.少先队工作 B.青少年体育工作
C.共青团工作 D.未成年人工作
2. 4月2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 )。条例共5章38条,分总则、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附则。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3. 4月10日至13日,温家宝总理对韩国、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访日期间,温家宝会见了日本明仁天皇,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了会谈,并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双方明确了中日( )关系的内涵,制定了加强两国各领域合作的一系列措施。
A.战略伙伴 B.战略互惠 C.合作伙伴 D.合作互惠
1.★(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选题)
【原题】某市人民政府向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用()。
A.报告B.请示C.议案D.函
【评析】答案为C。此题考点为议案的适用范围,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请审议事项。
2.★(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常识判断题)
【原题】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就户籍管理事项向位于本行政辖区内的国家某部发文,应使用的文种是()。
A.通知B.请示C.指示D.函
【评析】答案为D。
3.★★(2004年H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选题)
【原题】公文的成文时间通常是()。
A.负责人签发时间B.完成草稿时间
C.印发时间D.用印时间
【评析】答案为A
4.(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类)》常识判断题)
【原题】“印者,信也。”从印章问世时起,作为一种工具,印章的主要功能是()。
A.封存物品B.递送物件
C.信用凭证D.办理结算
5.★★(2006年G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多选题)
【原题】下列关于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
B.会议纪要标识由“××××会议纪要”组成
C.公文份数序号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D.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评析】答案为ABC。
单项选择题
1.★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种为( )。
A.命令B.指示C.通知D.通报
2.★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是(
A.极密文件B.秘密文件C.机密文件D.绝密文件
3.★★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示的稿本,称作( )。
A.草稿B.定稿C.正本D.副本
4.★★★向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文件属于( )。
A.上行文B.平行文C.下行文D.越级行文
5.根据公文来源,在一个机关内将公文分为( )。
A. 收文、发文B.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C.通用公文、专用公文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公文的功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公文能够逾越时空限制,有效传递信息
B.公文必须履行法定的程序,因而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
C.公文可以杜绝官僚作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有些公文不必履行生成程序,即可产生法定效用
2.★★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
A.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
B.一件联合发文,可有数个发文号
C.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的签发日期为准
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标注于主题词下方
3.我国法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 )。
A.条例B.规定C.通告D.办法
4.★★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不同文字稿本是同一内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撰写的文本
B.草稿是原始的非正式文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C.作为正本复份的副本,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D.试行本是试验推行本,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5.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公文的标题由作者、事由、文种组成
B.拟写标题时,为了简练,可以不标明文种
C.所有的规范性公文的标题,都可以省略作者及事由部分
D.为了语意确切,不产生歧义,公文标题字数可以到60字以上
三、判断题
1.★★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指示。( )
2.★国务院各部委承受北京市人民政府主送的公文属于平行文。( )
3.为使上行文能及时得到处理,应在文中多标注几个主送机关。( )
4.抄送机关是对所收受公文负实际办理、答复责任的机关。( )
5.主送机关的位置位于标题下一行的中间。( )
一、 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对于干部的任免或聘用一律使用通知。
2.C【解析】应熟记依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将公文分成的种类内容。
3.C【解析】“正本”是指具有法定效用,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正式文本。“草稿”并不具有法定效用,“副本”不具备所有的生效标志,“定稿”具有法定效用,但并不具备所有生效标志。因此,正确答案为C。
4.B【解析】同一组织系统的同级机关或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都是平行文的行文方向。
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分类,如果按公文来源分,在同一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和发文。
二、多项选择题
1.CD【解析】
2.ABD【解析】C项正确。盖章应上不压正文,下压日期;联合行文时,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附注排在成文时间之后。故选A、B、D。
3.ABD【解析】此题考点为规范性文件的种类,通告属于公布性文件。
4.ABC【解析】应熟记各种稿本及其法定效用。试行本在规定的试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5.BCD【解析】拟写公文标题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省略文种,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50字,但并不是所有公文标题都可以省略作者及事由部分。
三、判断题
1.√【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指示的概念。
2.√【解析】国务院各部委与北京市政府的级别一样,故其承受的公文属平行文。
3.×【解析】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4.×【解析】抄送机关一般毋需承担主要办理或答复责任。
5.×【解析】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之下左侧顶格书写。
1.★(2004年H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多选题)
【原题】下列有关公文销毁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可自行销毁
B.销毁绝密公文应进行登记
C.销毁秘密公文应到指定场所由二人以上监销
D.公文销毁由专职人员统一实施
【评析】答案为BCD。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过鉴别并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可以销毁。
2.★(2005年N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选题)
【原题】关于公文归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可以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B.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及其他机关整理归档
C.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在履行所兼职务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