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
3.试卷结构
(1)试卷内容:音乐理论基础、音乐欣赏基础、歌曲、乐曲和戏曲等相关知识。
(2)主要题型:客观题(含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译谱题、移调题)约占60%,主观题(含简答题、论述分析题)约占40%。
(3)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7∶2∶1。
四、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以教育部小学音乐1-6年级的教材,7-9年级音乐教材和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的内容为依据。其中,小学、初中、高中知识所占比例为4∶5∶1。
(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1.音乐基本要素
力度符号、速度、节拍、调式、和声;教材中作品结构、体裁形式;演唱、演奏、识谱等基础知识。
2.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
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代表性的音乐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
3.音乐基础乐理知识
(1)音:音的产生原理、乐音与噪音、乐音的四种性质。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半音、全音与等音等概念。(2)节奏与节拍:音值组合法、常见的单拍子、复拍子与混合拍子正确的音值组合法。(3)装饰音与常用记号:各种装饰音与常用音乐记号。(4) 音程:自然音程、变化音程、单音程、复音程及音程转位。(5) 和弦:三和弦、原位与转位三和弦。(6) 译谱与移调:将简谱译成五线谱或将五线谱译成简谱,按移调的概念进行移调。(7)创编4—8小节的节奏型或旋律。
(二)音乐综合常识和音乐欣赏知识
1.人声的分类、演唱形式,中外著名民歌及歌曲,区分大合唱、组歌、歌剧、音乐剧等音乐体裁。
2.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印象乐派、现代主义音乐及通俗音乐体裁知识、风格特点。
3.中国民族器乐常识、分类及演奏形式。
4.西洋管弦乐队常识、分类及演奏形式。
5.大型器乐体裁知识及其名曲:(1)室内乐;(2)组曲;(3)奏鸣曲;(4)协奏曲;(5)交响曲。
(三)中国戏曲、中外歌剧、音乐剧及戏剧和影视配乐等相关知识。
(四)少数民族的民歌特征。
美术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美术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
二、考试形式
1.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报考小学教师岗位的考生,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选择题约占40%(单选题约16%,连线题约24%);填空题约占30%;名词术语解释约占10%;简答题约占20%。
三、试题难易度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7∶2∶1。
四、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理念、主要精神,以人教版、人美版、湘美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中的基本内容为命题依据。
(一)内容比例
小学、初中、高中知识所占比例为4∶5∶1。
(二)考试能力要求
1.能够认识和理解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并能够运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2.熟悉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具有基本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
3.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能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
4.能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5.有基本的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考试基本内容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主要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为基本内容。
1.造型、表现
基本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
原色、间色、冷暖色、对比色、邻近色等色彩知识。
基本的构图知识和透视知识。
速写、素描、中国画、版画、雕塑等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
2.设计、应用
对比、和谐、对称、均衡等形式原理。
单独纹样、适合纹样、等图案知识。
标志、吉祥物、招贴、请柬等设计知识
3.欣赏、评述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的主要特点及作品的寓意。
公共场所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有代表性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包括素描、中国画、油画、版画、建筑、雕塑等)常识。
6位重要的美术家(中外各3位)及其代表作品。
分析和评述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中外古代、近现代美术作品鉴赏
体育与健康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应知应会)的学校体育专业基础理论常识,包括小学体育教师应合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各项原理,同时对《体育理论》、《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人体解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史》等要有较深的了解,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正确地掌握小学、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各种运动(如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等)基础理论知识。
二、考试范围
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医学、运动保健学、医务监督、奥林匹克运动知识、小学、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
1.学科专业知识
(1)学校体育学:①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②学校体育课程的功能和目标;③学校体育课程实的施计划;④体育课的结构特点;⑤体育课的负荷与密度;⑥课堂教学设计及方法;⑦课外体育竞赛方法;⑧体育游戏。
(2)运动生理学:①血液与运动;②人体基本代谢;③呼吸与运动;④运动技能形成;⑤身体素质的概念与分类;⑥身体练习方法与形式。
(3)人体解剖学:①人体肌肉分类;②人体骨骼分类;③人体解剖基本方位。
(4)体育心理学:①体育教学心理;②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③体育教师心理。
(5)体育史:古代学校体育。
(6)体育测量与评价: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方法;②学校体育评价的方法。
(7)体育保健学:①健康的含义与标准;②常见的运动损伤及急救方法。
(8)奥林匹克运动知识:①奥运会历史;②奥运会文化;③奥运会项目及简单规则;④时事奥运。
2.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内容
(1)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和原则;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和各年级教学内容比重及要求。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1-6年级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1-6年级指导用书)(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教材范例中的技术动作:如:各种游戏方法、基本队列队形动作要领。人体基本运动和队列队形的概念和内容;田径运动:各种跑的技术要领;不同姿势的跳高或跳远技术环节;不同姿势的投掷技术要领。体操:技术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方法。球类运动:球类比赛场地和基本规则;球类基本技术分类和动作要领。武术:文化和礼仪;基本功的分类。韵律体操和舞蹈:概念及特点。
(3)体育锻炼基本常识和方法。
(4)教材教法掌握与运用。
3.从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应知应会)的学校体育专业基础理论常识
(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
(2)教育与体育。
(3)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试卷结构、题型
1.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包括选择、判断、填空、连线、名词概念或动作术语解释、简答等题型。
4.各学段内容比例:小学部分占40%,初中部分占50%,高中部分占10%。
5.试卷难易度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7∶2∶1。
信息技术(含计算机、电教)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理念。
二、考试范围
信息技术及电教学科考试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中信息技术知识部分占90%,电教知识部分占10%。小学、初中、高中知识所占比例为4∶5∶1。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约占60%;简单应用题约占30%;综合应用题约占10%。
4.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约为7∶2∶1。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信息技术部分
考试侧重考查信息技术学科主干的基础性知识、基本技能和考生的信息素养。试题注重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注重考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考查。
各学段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
I.小学部分
专题一:硬件与系统管理
1.硬件与数码设备
(1)能够说出计算机基本硬件设备的名称。(2)能识别和使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码设备的开关和接口(如主机开关、复位键、USB接口、音频接口等)。(3)能说出身边的数码设备及其功能(如平板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手机等)。(4)熟悉键盘和鼠标,并掌握正确的键盘和鼠标操作方法。
2.计算机软件
(1)熟悉并会使用操作系统Windows。能列举计算机中的常用软件。(2)能识别常用桌面图标并能正确对其进行操作。知道对话框、窗口的特点及用途。(3)知道常见的文件类型,能够创建、删除文件夹并存放文件,能够对文件夹和文件进行命名、复制、粘贴和剪切。(4)能够根据需要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分类和管理。(5)会压缩和解压缩文件和文件夹。
3.信息安全
(1)了解病毒、木马的危害及传播途径,会应用查杀木马和病毒的软件。(2)养成及时并有效备份文件的习惯。(3)树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
专题二:信息加工与表达
1.文本:熟练使用一种中文键盘输入法。能够使用Word(或WPS)文本编辑工具对文档进行编辑。
2.表格:会制作表格管理信息,并能进行运算。掌握在文档和幻灯片中插入表格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编辑。
3.图片:能使用绘图工具软件绘制基本形状、填充合适的色彩,能缩放、翻转、组合图片表达创意。
4.声音:会使用工具软件播放与管理声音文件。会声音采集和编辑软件的使用,能够采集、播放和裁剪、拼接声音文件。
5.动画:会使用工具软件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
6.视频:能使用工具软件播放与管理视频文件。
7.综合应用:结合实例理解用多媒体方式表达信息的特点。会使用工具软件集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能对多媒体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
专题三:网络与信息交流
1.信息网络:能够上网浏览信息,知道常用的知名儿童网站或学习网站。能进行文件共享。
2.信息获取
(1)掌握常用浏览器的操作,能够浏览网络信息,能够借鉴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