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36.5~37.7℃ 37.5℃
体温过高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l℃以上即可称为发热。
1.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 热:37.5~37.9℃ 中度热:38.0~38.9℃
高 热:39.0~40.9℃ 超高热:41℃以上
发热过程(1)体温上升期(2)高热持续期(3)退热期
热型 临床上把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常见热型如下:1)稽留热2)弛张热3)间歇热4不规则热
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2)病情观察(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补充营养
(5)休息(6)预防并发症(7)心理护理
体温过低的分级:轻度:32~35℃中度:30~32℃ 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体温计检测法 。检测时,先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再同时放入已测好的40℃的水中,3min后取出检视。如误差在0.2℃以上、玻璃柱出现裂隙或水银柱自行下降,则不能再使用。合格体温计用纱布擦干后,放入清洁容器内备用
【注意事项】
1. 测量体温前,应认真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并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2. 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及不能合作者,不宜测口温; 进食或面颊部冷、热敷后,应间隔30min后测量。
3. 腋下出汗较多,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者,肩关节受伤或极度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
4.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忌测肛温;心肌梗死病人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动过缓;坐浴或灌肠者须待30min后方可测直肠温度。
5. 如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和胃肠道黏膜,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
6. 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应在床边监测,必要时测口温和肛温作对照。
7. 严格做好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传染病人的体温计应固定使用。
8.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监测体温的重要性
2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即代偿性间歇),称间歇脉,亦称过早搏动。如每隔一个或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过早搏动,前者称二联律,后者称三联律。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等病人。正常人在过度疲劳、精神兴奋时偶尔也出现间歇脉。
绌脉: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绌脉或脉搏短绌。
奇脉:当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
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如潮水涨落样称水冲脉
正确测量 · 护士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桡动脉搏动处,
压力大小以能清晰触及脉搏搏动为宜
· 测量30s,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脉率。异常脉搏、危
重病人应测lmin。如触摸不清可用听诊器测心率
绌脉测量 · 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
听心率者发出“起”与“停”的口令,计数lmin
记录数值 · 方式:次/min, 如70次/min;绌脉:心率/脉率 如
100/70次/min
【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
2.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3. 为偏瘫或肢体有损伤的病人测脉率应选择健侧肢体,以免患侧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测量脉率的同时,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动脉管壁的弹性、紧张度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
3 (1)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常,其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转为浅慢,经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约5~3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
(2)间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指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异常。临床上可分为
(1)吸气性呼吸困难:病人表现为吸气困难,吸气时间延长,伴有明显的三凹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2)呼气性呼吸困难:病人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
(3)混合性呼吸困难:病人表现为吸气、呼气均感费力、呼吸表浅、频率增加。
4、1. 高血压 指正常状态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 低血压 指正常状态下,成人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g,称为低血压。
3. 脉压变化(1)脉压增大:脉压超过40mmHg称脉压增大(2)脉压减小:脉压低于30mmHg称脉压减小
血压计的构造:血压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l.输气球及调节空气压力的阀门2袖带3测压计
【注意事项】
1. 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 为偏瘫、肢体外伤或手术的病人测血压时应选择健侧肢体测量。
3. 排除影响血压的因素:(1)袖带过宽使大段血管受压,致搏动音在到达袖带下缘之前已消失,故测得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测得的血压值偏高。(2)袖带过紧使血管在末充气前已受压,测得血压值偏低;袖带过松使橡胶袋呈球状,以致有效测量面积变窄,导致测得血压值偏高。(3)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高。(4)视线低于汞柱,使血压读数偏高;视线高于汞柱,使血压读数偏低
4. 发现血压异常或听不清时,应重新测量。重测时,应先将袖带内空气驱尽,汞柱降至“0”点,稍待片刻后再测量,一般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必要时可行双侧肢体血压测量对照。
十:
高热量:适用范围:用于热能消耗较高的病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面积烧伤、结核病及产妇等。
高蛋白:适用范围:适用于长期消耗性疾病,如结核、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贫血、大面积烧伤、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等。
低蛋白:适用范围:用于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昏迷等限制蛋白质摄入的病人。
饮食原则:成人饮食中的蛋白质不超过40g/d
低脂肪:适用范围:用于肝、胆、胰疾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症及腹泻等病人。成人脂肪量<50g/d,肝胆胰疾患的病人<40g/d。
低胆固醇饮食适用范围:用于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胆固醇的摄入量<300mg/d
高纤维:适用范围:用于便秘、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人
潜血试验饮食适用范围:用于诊断有无消化道出血或原因不明的贫血。
胆囊造影饮食 :适用范围:用于需要进行造影检查胆囊、胆管、肝胆管有无结石、慢性炎症及其它疾病的病人。
方法与注意事项:检查前一日中午可食:高脂肪食物晚餐可食:无脂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晚餐后服造影剂,禁食、水,禁烟
2鼻饲适应症:1.昏迷病人。2. 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的病人。
3. 不能张口的病人,如破伤风病人。4. 其他病人,如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
验证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胃管末端接注射器能抽出胃液;将听诊器放于胃区,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在胃部能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体逸出
注意事项:1. 鼻饲前应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解释鼻饲目的及配合方法,消除病人的疑虑和不安全感。
2. 操作时动作应轻稳,以防损伤鼻腔及食管粘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