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呼吸停止:通过看(胸廓)、听(呼吸音)、感觉(气流)三个步骤来完成
·颈动脉搏动消失(触摸喉结旁开1~2㎝,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有效指标:出现自主呼吸、可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60mmHg以上,皮肤、黏膜色泽转为红
润,散大的瞳孔缩小,昏迷变浅,神经反射出现。复苏成功后撤去按压木板,头下垫枕。
注意事项:1.遇有头颈、脊椎外伤者不宜抬颈或搬动,以免脊髓损伤。
2.人工呼吸时要确保呼吸道通畅,吹气后,迅速将头转向病人胸的方向,避免吸入病人呼出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并观察病人呼吸情况。
3.胸外心脏按压时力度要适宜,位置、手法要正确,两手手指不能触及病人胸壁,按压至最深处要稍做停顿,抬手时不可离开胸壁,以免移位。
4.操作中途换人,不得使抢救中断时间超过5~7s,应在心脏按压、吹气间隙进行,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时,吹气应在放松按压的间歇进行,二人操作要配合默契。在未恢复自主心律前不能中断按压。
5.实施复苏术中要准确评估病人情况,如意识状态、自主呼吸、皮肤黏膜温度及颜色变化、大动脉搏动、瞳孔变化等。
6.遇有肋骨骨折、血气胸、心包填塞、心脏外伤等,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胸内心脏挤压术。
缺氧程度 |
PaO2(mmHg) |
SaO2(%) |
临床表现 |
轻度
中度
重度 |
50~70
30~50
<30 |
>80
60~80
<60 |
无发绀或轻度发绀、神志清
有发绀、呼吸困难、神志清或烦躁
明显发绀、三凹征明显、嗜睡或昏迷 |
吸氧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①防震:搬运时应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②防火: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源5m。③防热: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距离暖气1m以上。④防油: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避免引起燃烧。
2.为保证用氧安全,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时,先将氧气和鼻导管分离,调节好流量后再连接上,以免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损伤肺组织。用氧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缺氧改善情况及用氧装置是否完好。
3.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至5 kg/ cm2,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杂质进入氧气筒内,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分开存放,以便及时调换,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吸痰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天更换1~2次, 吸痰管每次更换,勤做口腔护理。贮液瓶、安全瓶内的液体应 及时倾倒,做好消毒处理。
2.注意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听到病人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应及时抽吸。痰液粘稠可配合叩背、雾化吸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也可向气管内滴入少量等渗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3.吸痰时,每次插入吸引时间<15s,人工气道者连续吸痰不可超过3次,以免引起缺氧。使用呼吸机或缺氧严重者,吸痰前后可根据病情增加氧流量。
4.为婴幼儿吸痰时,吸痰管要细、动作要轻、负压要小,以 免损伤黏膜。
洗胃目的:
洗胃注意事项:1.急性中毒病人应立即采取口服催吐法进行洗胃,如病人不合作或合作困难者应迅速
插管洗胃,以减少毒物的吸收,插管动作要轻柔、迅速,切勿损伤食道黏膜或误入气管。
2.中毒物质不明时应抽取少量胃内容物(洗胃前)送检。洗胃溶液可选用温开水或
等渗盐水,待毒物性质明确后,再选用拮抗剂进行洗胃。
3.洗胃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神志变化、倾听病人主诉,每次灌入量以
300~500ml为宜,灌入量与引出量需平衡。如病人感到腹痛,引出液体呈血性或出现休克,
应立即停止洗胃。
4.幽门梗阻病人洗胃宜在饭后4~6小时或空腹时进行。洗胃时,需记录胃内潴留量,
以了解梗阻情况。
5.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消化道溃疡、食管狭窄、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
病人禁忌洗胃。昏迷病人洗胃应谨慎。
呼吸机使用注意事项:1.呼吸机使用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人自主呼吸、生命体征、神志变化,注意血气分析结果,及时发现呼吸机治疗并发症。
2.注意呼吸机参数、吸氧浓度,通气量是否合适,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有无漏气,管路连接处有无脱落。及时、准确做好记录和交接班。
3.简易呼吸器使用应注意呼吸活瓣有无漏气,病人出现自主呼吸应同步挤压呼吸囊。
4.预防医源性感染,呼吸机及简易呼吸器、病室空气、设备应定期消毒、定期检查、保养、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