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3.【答案】A。
4.【答案】A。已经发现月岩中有100多种矿物,其中有很多是地球稀有矿物,选项A正确。选项B、C、D显然不对。
5.【答案】C。“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6.【答案】C。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明确规定“林地的承包期为七十年”。
7.【答案】C。
8.【答案】B。目前亚洲有约5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44万艾滋病人死亡。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C。运动扭伤后,前24小时要冷敷。
12.【答案】A。“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书。
13.【答案】D。在1926年发表了《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的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罗斯福新政”背景下,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系统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并立即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论》的出现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14.【答案】C。地核的成分主要是铁,另外还有一些镍和碳的元素。
15.【答案】D。A选项中《周总理,你在哪里》是抒情诗;B选项中,《藤野先生》出自鲁迅《朝花夕拾》;C项《竞选州长》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人。
16.【答案】C。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丝竹为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墨宝指宝贵的字画,也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金石,天成之宝藏,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坚固、刚强,心志的坚定、忠贞。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B。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20.【答案】B。C、D不是上行公文。A项虽然是上行文,但请示的功能是取得批准或不批准之类的意见,不是为了叙述某一件事情,只有报告才是陈述性质的。
21.【答案】C。“炎黄一号”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
22.【答案】D。 23.【答案】A。
24.【答案】B。 25.【答案】B。
26.【答案】ABCD。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A项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B项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项正确;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了,D项正确。
27.【答案】ABCD。
28.【答案】ABCD。公平正义,就是能够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使社会各方面都能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
29.【答案】ABCD。诚信友爱,就是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诚信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扶贫济困、诚实守信、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营造人人有理想、讲道德、重诚信和平等友爱的社会风气。
30.【答案】ABCD。
31.【答案】AC。此题是考查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之间的关系。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时间和空间不是空洞的概念,它们是“人脑之外的客观存在”,A项正确,排除B项;而物质运动又具有时空特征,并且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项正确。因此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和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都是不存在的。D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是干扰项,也排除,这样只有A项和C项才是正确反映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关系的正确选项。
32.【答案】AD。所谓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暂时的、相对的稳定,相对静止是事物运动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特殊状态。
33.【答案】ABCD。
34.【答案】AB。物质的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任何物质运动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一定的空间。物质的运动必须以时间和空间为条件,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35.【答案】BC。唯物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近代形而上学、现代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题目是要区别后两个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机械性。②形而上学性,即不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而是把它们看成是彼此孤立的、永恒不变的,否认事物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③不彻底性,就是在历史观上的唯心。A项是区别唯心同唯物的标志;B项中形而上学对应静止不动,辩证唯物主义对应运动变化,正确。C项意识有能动作用对应辩证唯物主义,没有能动作用对应形而上学,正确。D项涉及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不符合题目的意思,所以不选。
36.【答案】ABC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的认识。A项:动与静“皆本物之固然”;B项:“静者静动,非不动也”;C项“动、静皆动也”;D项:“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没有绝对的静止,宇宙都是在每时每刻动着的。
37.【答案】ABCD。社会保障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从广义上来说,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
38.【答案】ABCD。
39.【答案】ABD。
40.【答案】ABCD。
41.【答案】C。本题的关键点在于表现“知识、经验、想象”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个空是说明“知识”和“经验”的组织方式,第二个空体现与“想象”的关系。A、B、D项均未体现这种关系,故选C。
42.【答案】C。本题片段节选自“2009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辞,意在表现消防战士李隆传递生的希望,挽救生命于绝境之中的精神。从语境角度看,“扩展希望”、“激活生命”更为形象、贴切。
43.【答案】C。文中最后一句中指出这颗正在观测太阳的卫星对昨天从澳大利亚发出的信号已能有回应,说明该卫星已经恢复了接受地面信号的功能,答案选C。
44.【答案】B。本文的主旨句是第一句,后面是对主旨句的解释说明,所以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光子产业首先在通信领域得到应用,最先落脚的领域是通信领域,答案选B。
45.【答案】D。选项A、B在文中都有原话,是正确的;选项C是片断的主旨句,画线部分是对这句话的一个论据支撑,因而也是正确的;D选项违背了题目的原意,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因而D项错误。
46.【答案】B。C项中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非基因污染;D项毫无根据,文中不能反映;相对A项而言,B项更加准确的描述了基因污染,因而答案选B。
47.【答案】D。A、B、C项均在原文中有对应,是正确的,片断最后一句说由于人眼的局限决定了只能感受到大凤蝶的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