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300=8(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8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4)计算2003年年折旧额。 2003年折旧额=(300-10)÷2=145(万元)(5)编制2004年6月30日将该设备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的会计分录。2004年改扩建前折旧额=(300-10)÷2×6/12=72.5(万元)借:在建工程 82.50累计折旧 40+152+145+72.5=409.5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贷:固定资产 500(6)计算2004年8月31日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82.50+300-10=372.5(万元)(7)计算2004年改扩建后折旧额。2004年改扩建后折旧额=(372.5-5)÷6×4/12=20.42(万元)(8)计算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5年年折旧额=(372.5-5)÷6=61.25(万元)2005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372.5-20.42-61.25=290.83(万元)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90.83-260=30.83(万元)(9)计算2006年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006年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60-5)/(6×12-16)]×9=40.98(万元)(10)编制2006年9月20日有关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 219.02累计折1日 20.42+61.25+40.98=122.6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83贷:固定资产 372.5借:固定资产清理 2贷:银行存款 2借:其他应收款 1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借:营业外支 121.02贷:固定资产清理 121.02 (1)计算2001年9月10日,安装完毕投入使用时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400+68+2.75+5×(1+17%)+1 8+20×17%+20×10%=500 (万元)(2)计算2001年年折旧额。2001年年折旧额=(500-20)×5/15×3/12=40(万元)(3)计算2002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2002年年折旧额=(500-20)×5/15×9/12+(500-20)×4/15×3/12=152(万元)2002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500-40-152=308(万元)2002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8-300=8(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8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4)计算2003年年折旧额。 2003年折旧额=(300-10)÷2=145(万元)(5)编制2004年6月30日将该设备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的会计分录。2004年改扩建前折旧额=(300-10)÷2×6/12=72.5(万元)借:在建工程 82.50累计折旧 40+152+145+72.5=409.5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贷:固定资产 500(6)计算2004年8月31日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82.50+300-10=372.5(万元)(7)计算2004年改扩建后折旧额。2004年改扩建后折旧额=(372.5-5)÷6×4/12=20.42(万元)(8)计算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5年年折旧额=(372.5-5)÷6=61.25(万元)2005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372.5-20.42-61.25=290.83(万元)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90.83-260=30.83(万元)(9)计算2006年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006年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60-5)/(6×12-16)]×9=40.98(万元)(10)编制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