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未用完的抵免额度=102.56-37.5=65.06(万元)所以2003年应退所得税27.5万元。(3)2004年应补或退的所得税:2004年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应补营业税=(200-150)×5%=2.5(万元)应调增2003年应纳税所得额=200-(150-30)-2.5=77.5(万元)企业应补缴所得税款77.5×30%×50%(减半征税)=11.63(万元)2004年应纳所得税额=(300+77.5)×30%×50%(减半征税)=56.63(万元)由于该企业2003年未考虑投资抵免而已申报纳税300×30%×50%=45万元,在65.06万元投资抵免限额之内,故应退所得税(45-37.5)= 7.5(万元)。抵免限额余额65.06-7.5=57.56(万元)结转下年。按照规定,查补的11.63万元税额不能抵免所得税。所以2004年应补所得税11.63万元,应退所得税7.5万元。(4)2005年应补或应退的所得税:该企业福利类支出标准=400×14%=56(万元)福利类支出超标准=60-56=4(万元)该年度减半征税期已过,2004年应补缴所得税=4×30%=1.2(万元)2005年应纳所得税额=(800+4)×30%=241.2(万元)由于该企业未考虑投资抵免而已申报纳税800×30%=240(万元),新增税额=240- 37.5=202.5(万元),未使用57.56万元投资抵免限额,故应退所得税57.56万元。所以2005年应补所得税1.2万元,应退所得税57.56万元。 [答案及解析](1)2002年应补或退的所得税:2002年房屋投资增值450-400=5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以房屋对外投资参与分红不缴纳营业税应补税=50×30%×50%(当年减半征税)=7.5(万元)所以2002年应补所得税7.5万元。(2)2003年应补或应退的所得税:计算抵税技术的设备价款不包括运输安装和调试费用,已退还的增值税也要扣除。2003年购置国产设备可以抵免额=(350-50-43.59)×40%=102.56(万元)比上年新增税额=500×30%×50%-(200×30%×50%+7.5)=75-37.5=37.5(万元)当年应退税37.5万元。未用完的抵免额度=102.56-37.5=65.06(万元)所以2003年应退所得税27.5万元。(3)2004年应补或退的所得税:2004年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应补营业税=(200-150)×5%=2.5(万元)应调增2003年应纳税所得额=200-(150-30)-2.5=77.5(万元)企业应补缴所得税款77.5×30%×50%(减半征税)=11.63(万元)2004年应纳所得税额=(300+77.5)×30%×50%(减半征税)=56.63(万元)由于该企业2003年未考虑投资抵免而已申报纳税300×30%×50%=45万元,在65.06万元投资抵免限额之内,故应退所得税(45-37.5)= 7.5(万元)。抵免限额余额65.06-7.5=57.56(万元)结转下年。按照规定,查补的11.63万元税额不能抵免所得税。所以2004年应补所得税11.63万元,应退所得税7.5万元。(4)2005年应补或应退的所得税:该企业福利类支出标准=400×14%=56(万元)福利类支出超标准=60-56=4(万元)该年度减半征税期已过,2004年应补缴所得税=4×30%=1.2(万元)2005年应纳所得税额=(800+4)×30%=241.2(万元)由于该企业未考虑投资抵免而已申报纳税800×30%=240(万元),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