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65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新闻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表现出的( )
A.感官敏感化现象 B.感觉、知觉、记忆技能
C.判断、分析、预见能力 D.思维敏感化现象
2.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发发现万有引力,这体现了思维的( )
A.顿悟性 B.直观性 C.灵活性 D.创造性
3.在新闻传播中,传播者的心理活动是把新闻事实转化为报道的( )
A.认知因素 B.主观因素 C.中介因素 D.客观因素
4.留心采访对象在外貌上的一些特征有助于记者认识他的( )
A.能力 B.态度 C.风度 D.性格
5.某一个被采访者一直很想当记者,所以在见到记者后格外热情,这中间发挥作用是人际间的( )
A.第一印象律 B.时空接近律 C.强迫吸引律 D.互补吸引律
6.2001年夏天,新闻媒介公布了远华特大走私集团的罪行,令广大受众十分震惊,这种心理与态度的刺激是( )
A.媒介形式 B.新闻传者意图
C.传播内容 D.传播形式
7.满足受众操纵媒介当一回传播者的心理需要,其选择的传播媒介是( )
A.电视 B.收音机 C.报纸 D.互联网
8.受众面对多种多样的媒介信息只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需要内容,这是一种( )
A.选择性的了解 B.选择性注意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评价
9.按着安德列耶娃的观点,实验室群体属于( )
A.自然群体 B.假设群体
C.大群体 D.现实群体
10.新闻通过暗示起作用的手段很多,不属于这种手段的是( )
A.版面编排 B.文字 C.画面 D.结论引出
11.个人对待外界(包括人、事和物)较为稳固的内在心理倾向叫( )
A.个性 B.态度 C.认知 D.气质
12.受众态度的改变有两个方面,一是方向上的改变,一是程度上的改变,两者关系正确的是( )
A.程度的改变以方向的改变为基础
B.方向的改变是程度的改变的前提条件
C.方向的改变包括着最大程度的改变
D.程度的改变不总是朝着某一方向的改变
13.某企业在做自我宣传时,引用了他人的话来表扬自己的优点,在这里传播者是利用了( )
A.喜爱性因素 B.权威性因素
C.可信性因素 D.睡眠者效应
14.传播者企图用耸人听闻的信息去改变受众的态度被称为( )
A.强势态度 B.唤起恐惧 C.心理势差 D.预防灌输
15.美国军方向士兵进行对日战争艰苦性的宣传时,既肯定今后对日战争艰苦的一面,又叙述了日军的不利因素,这传播属于一种( )
A.预防灌输 B.双面论证 C.全面论证 D.唤起恐惧
16.记者提供的稿件在新闻编辑头脑中的反映称为( )
A.新闻工作者心理 B.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
C.新闻编辑心理 D.记者心理
17.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引起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客体主要来自( )
A.客观世界 B.新闻记者 C.媒介世界 D.他人态度
18.虽然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不同的记者和编辑来说他们在采写、编辑的过程中各自都带有明显的( )
A.职业特点 B.年龄特点
C.个性特点 D.气质特点
19.新闻工作者实现其角色期望的关键主要在于自己的( )
A.同事帮助 B.实践经验 C.理论水平 D.外界环境
20.人的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它是一个完整的( )
A.身体系统 B.精神系统 C.身心系统 D.心理系统
21.记者写作中使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是对新闻素材( )
A.选择和提炼 B.杂取和合成
C.选择和加工 D.制造和加工
22.在新闻传播中,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角色是双重性的,即( )
A.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B.自我与受众的统一
C.全体身份与媒介代表 D.个人与组织的一致
23.有的观众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认为它在舆论监督方面胆子大,创意好;也有观众不太喜欢,认为它过于严肃、沉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受众态度的( )
A.稳定性 B.可变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24.传播者阐明自己的观点时,还列举了反对方可能会采用的论点,并一一加以批驳,这属于对受众进行一种( )
A.信息重复 B.唤起恐惧
C.选择性的注意 D.心理免疫
25.在思考、探索以前不存在的东西时,记者的思维方向是( )
A.直线式 B.辐射式 C.圆环式 D.曲线式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闻媒介是大众传播的主体,其受众包括有( )
A.电视观众 B.网民  来源:91 考试网; C.报纸读者
D.广播听众 E.消费者
2.新闻写作的意图是指( )
A.作品的线索
B.作品的内容与范围
C.记者头脑里酝酿的写作计划
D.作品内容定位
E.作品表现的主题
3.研究新闻传播内容对受众心理影响的提法有( )
A.有效果 B.无效果 C.正向效果
D.负向效果 E.积极效果
4.新闻敏感中的顿悟是( )
A.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B.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的收获
C.全凭运气,无法把握
D.天才特有的思维现象
E.对认识的总体性突破或局部的环节性突破
5.目前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对受众态度的构成要素持一种“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态度的部分组成是( )
A.认知 B.情感 C.理智
D.行为倾向 E.思维倾向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合理渲泄
2.角色理论
3.内化
4.思维定势
5.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