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3年10月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完美word版)(一)
2013-04-10 19:14: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种观点认为,(   )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A.桑代克         
B.普莱尔
C.何林沃斯 &来源:91exam.orgnbsp;      
D.霍尔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此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学生行为变化的方法称作(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教育心理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3.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之一是具有(   )
A.演绎推理能力       
B.守恒法
C.直观形象性        
D.自我中心

4.(   )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每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社会任务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解决,使得个体发展出不同的人格特征或能力。
A.弗洛伊德        
B.阿德勒
C.哈维斯特        
D.埃里克森

5.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   )
A.比纳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斯金纳

6.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   )
A.积累         
B.迁移    
C.学习         
D.领会

7.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为(   )
A.发展         
B.发育 
C.遗传         
D.成熟

8.内部言语是从(   )开始产生的。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小学阶段        
D.初中阶段

9.一般在2岁~2岁半的儿童中常进行的是(   )
A.创造性游戏        
B.教学游戏
C.集体游戏        
D.单人游戏

10.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侧化在(   )时就表现出来了。
A.初生         
B.一岁    
C.一岁半         
D.两岁

11.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直觉行动性        
B.辩证性
C.具体形象性        
D.抽象逻辑性

12.刚出生的新生儿的脑重量约为成人脑重量的(   )
A.20%         
B.25%    
C.30%         
D.35%

13.发展幼儿身体技能的游戏称为(   )
A.创造性游戏        
B.教学性游戏
C.活动性游戏        
D.技能性游戏

14.(   )是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相联系的,它的发展最晚。
A.颞叶         
B.顶叶    
C.枕叶         
D.额叶

15.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因素是(   )
A.家庭教育方式       
B.遗传禀赋
C.师生关系        
D.同伴关系

16.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
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17.儿童能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的年龄是(   )
A.5~7岁         
B.7~9岁
C.9~11岁        
D.11~13岁

18.刘世熠的研究表明,在4~20岁之间,大脑有两个显著加速成熟的时期。第一次发生在5~6岁之间;第二次发生在(   )之间。
A.10~11岁        
B.11~12岁
C.12~13岁        
D.13~14岁

19.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开始过渡的年级是(   )
A.高二         
B.高一    
C.初三         
D.初二

20.当一个人凡事总要问一个“什么是正确”的答案时,其思维处于(   )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21.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         
B.托尔曼    
C.加涅         
D.奥苏伯尔

2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
A.联结         
B.整合    
C.监控         
D.迁移

23.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与其(   )直接相联系,具有阶段性。
A.自尊水平        
B.思维发展水平
C.自我意识发展水平      
D.社会认知水平

24.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25.将个体的价值取向、移情能力、帮助别人的知识、技能等因素结合起来,解释个体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陶布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班杜拉

26.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   )
A.状态         
B.特征    
C.变化         
D.水平

27.根据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如果学生是为了赢得地位与自尊心而学习,则该学生具有(   )
A.认同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2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身心状态
C.努力程度        
D.任务难易

29.教师按学校规定对学生施行奖惩、组织、领导和控制学生,使学生自觉地服从纪律。这时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   )
A.教书的角色        
B.育人的角色
C.管理的角色        
D.代理的角色

30.重测信度表示的是测验在(   )的稳定性或一致性。
A.内容上         
B.时间上    
C.理论上         
D.结构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____________的进化论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

32.培养幼儿正确发音的关键期是____________岁左右。

33.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除了在____________方面有很大差异外,主要还表现为____________方面的差异。

34.观察学习中的注意过程主要受到观察者的特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35.元认知训练的主要方法有:言语化训练法、____________训练法和____________训练法。

36.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总体发展趋势表现在:从他控到____________、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敏感性逐渐增强、____________性逐渐提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7.横断研究设计
38.守恒
39.代际差异
40.超常儿童
41.学习策略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省2006年1月自考发展心理学试.. 下一篇浙江省2003年1月自考发展与教育心..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