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22 11:26: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崎,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后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櫺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予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拊。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拊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父于巡抚幕中  省:探望
B.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外  摈:排挤
C.见人,称之不容口  善:善良
D.而尤多名  迹:事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贫游幕四方/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B.著才矣,仕卒不进/无恒产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C.所以待宾客者甚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悉达之,士多仿其体/胡乎遑遑欲何之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袁枚文学才能的一组是(?)
①巡抚金公拱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②其瑰奇幽邀,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
③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④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
⑤上白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
⑥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
A.年轻时,袁枚赶上了朝廷的博学鸿词科考,并且考取了进士,在当时考取的二百多人中,袁枚年龄最小。
B.袁枚刚开始时担任溧水县令,接着调任江宁知县,不久辞官回家;后来他又被朝廷起用,被派往陕西,但因父亲去世而返回,从此一直居住在江宁。
C.袁枚在官场上有名望政绩,在溧水做县令时,他的父亲担心他年少无知,曾到民间暗访,老百姓都认为他是个好官。
D.因为袁枚与姚鼐的先辈有交谊,而且姚鼐居住在江宁与袁枚来往的时间最长,所以袁枚去世,姚鼐为他写下了这篇铭文。


参考答案:1.C
2.B
3.C
4.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课外阅读。?
后赤壁赋
苏轼
?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堍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官。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顾而乐之,行歌相答——行歌:即“歌行”,一种诗体。
B.曾日月之几何——几何:多少。
C.予乃摄衣而上——摄衣:提起下衣。
D.攀栖鹘之危巢——危巢;危险的鸟巢。
2.对下列各句加线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掠予舟而西也 ③鱼虾而友麋鹿 ④羽衣蹁跹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写景的一组是(  )
①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②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⑤曾日月之几何
⑥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初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渐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纷繁。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人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参考答案:1.B?
2.C
3.A?
4.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祖善方,后梁吏部尚书,更家江陵。父之象,仕隋为邯郸令,坐为人讼,不得申。文本年十四,诣司隶理冤,辨对哀畅无所诎。众属目,命作《莲华赋》,文成,合台嗟赏,遂得直。
  性沈敏,有姿仪,善文辞,多所贯综。郡举秀才,不应。萧铣僭号,召为中书侍郎,主文记。
  河间王孝恭平荆州,其下欲掠夺,文本说孝恭曰:“自隋无道,四海救死,延颈以望真主。萧氏君臣决策归命者,意欲去危就安。大王诚纵兵剽系,恐江、岭以南,向化心沮,狼顾麇惊。不如厚抚荆州,劝未附,陈天子厚惠,谁非王人?”孝恭善之,遽下令止侵略,署文本别驾。从击辅公祏,典檄符。进署行台考功郎中。
  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太宗既藉田①,又元日朝群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李靖复荐于帝,擢中书舍人。时颜师古为侍郎,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师古以谴罢,温彦博为请帝曰:“师古练时事,长于文诰,人少逮者,幸得复用。”帝曰:“朕自举一人,公毋忧。”乃授文本侍郎,专典机要。封江陵县子。是时,魏王泰有宠,侈第舍,冠诸王。文本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帝善之,赐帛三百段。逾年为令,从伐辽东,事一委倚,至粮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由是神用顿耗,容止不常。帝忧曰:“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同返矣!”至幽州暴病,帝临视流涕。卒,年五十一。是夕,帝闻夜严,曰:“文本死,所不忍闻。”命罢之。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曰宪,陪葬昭陵。
  始文本贵常自以兴孤生居处卑室无茵褥帏帟事母以孝显抚弟侄笃恩义生平故人虽羁贱必钧礼帝每称其忠谨吾亲之信之(选自《新唐书》)
  [注]①藉田:古时帝王于春耕前亲耕农田的活动,以示鼓励农耕。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家江陵——更:调换
B.辨对哀畅无所——诎:屈服
C.文致华——赡:简短
D.师古时事——练:处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时颜师古侍郎——逾年
B.李靖复荐帝——长文诰
C.孝恭善——命罢
D.延颈望真主——师古谴罢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岑文本“善文辞”的一组是
[? ]

①诣司隶理冤,辨对哀畅无所诎?
②长于文诰,人少逮者
③命作《莲华赋》,文成,合台嗟赏
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
⑤从伐辽东,事一委倚
⑥朕自举一人,公毋忧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岑文本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岑之象受冤无法申诉,十四岁的他为父亲申冤当场作赋,令人赞叹不已,他父亲的冤屈也得以洗雪。
B.岑文本少年时代即聪颖明理,博览经史,虽没有接受举荐去获取秀才名号,却在萧铣割据政权中出任中书侍郎,主管文书。
C.唐李孝恭平定荆州时,其部下打算掠夺百姓财物,岑文本劝说李孝恭严申军令,禁止掳掠。李孝恭接受了他的意见。
D.在对辽东的战争中,岑文本主管后勤事宜总是筹算不离手。因心血损耗,精力枯竭,操劳过度,染病在身,岑文本在幽州病故。
5.用“/”给文中加粗的文段断句。
  始 文 本 贵 常 自 以 兴 孤 生 居 处 卑 室 无 茵 褥 帏 帟 事 母 以 孝 显抚 弟 侄 笃 恩 义 生 平 故 人 虽 羁 贱 必 钧 礼 帝 每 称 其 忠 谨 吾 亲 之 信 之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时,魏王泰有宠,侈第舍,冠诸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A
3.D
4.B
5.始/文本贵/常自以兴孤生/居处卑/室无茵褥帏帟/事母以孝显/抚弟侄笃恩义/生平故人/虽羁贱必钧礼/帝每称其忠谨/吾亲之信之(“始文本贵”中间不断开亦可。)
6.①等到岑文本任职后,大家都评说他称职,而且反应敏捷超过了颜师古。
  ②这时,魏王李泰得宠,宅第非常豪华,在诸王中居第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属:连缀
B.连辟公府不就。辟:召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常
D.施关发机。发:发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B.十年乃成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乃使其从者衣褐
C.验之以事
D.出为河间相
少以父任?为武置酒设乐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B.文中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并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C.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卓然政绩,“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政治智慧。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D.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繁简得体,伸缩自如。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文:?
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① 张衡善于机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
② 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①,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粱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①鞅掌:事务繁杂。
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身学,自汝得之——笃:重视,专心
B.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稼穑: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C.耽玩典籍,忘寝与食——耽玩:潜心玩味
D.自求帝借书——表:表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