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2、阅读题 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秋夜二首(其一)
[宋]孔文仲①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
利剑摧锋锷,苍鹯②缩羽翰。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汍澜③。
注:①孔文仲生性狷直,为官廉洁,但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罢官。②苍鹯(zhān):一种猛禽。③汍澜:流泪的样子。
三、四联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题。(8分)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小题1:此曲前八句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按要求答题。(每题3分,共6分)
碧湘门1
陶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2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1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2行(háng):行列。
【小题1】这首诗最后一句的“沉”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3分)
5、单选题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B.建安文学表现了期盼乘时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奋发精神,后人把这种建立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成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中中成就最为突出的诗人是曹植。
C.谢朓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观察细致,感受敏锐, 能真切第描绘出山水之美。他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创作
D.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等人为首的花间词人,选材范围狭窄,表现怨慕离情,词藻浓艳。李煜扩展了了五代词狭小的题材空间,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清代纳兰性德崇尚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