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25 21:30: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 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选自《史记?季布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购求布千金——购:购买。 B.迹且至臣家——且:将要。 C.意季布匿其所——意:猜测。 D.季将军不说足下——说:谈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夫忌壮士以资敌国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①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①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②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D.①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 ②良曰:“长于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但文帝经过慎重考虑,并不认为季布真有才能,所以让季布在京滞留一个月也未予以任命。 C.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美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D.汉高祖之所以赦免季布,想向天下人表示自己胸怀宽广,希望化敌为臣、安定国家,想让臣子向季布学习,做忠心耿耿的大臣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原文中划线的词语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王军壁垓下 bì 壁垒 B、左右皆泣 qì 眼泪 C、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zhǔ 跟随 D、亦足王也 wáng 称王 2、性格决定成败,下面项羽的言行全都能够表现项羽失败的性格原因的一项是 [?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③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④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⑤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3、对原文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莫能仰视”说明项羽虽然失败,但毕竟威风尚存,所以左右不敢抬头看他。 B、项羽临死,送人情给故人,表现项羽不惧死的英雄本色。 C、“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说明项羽并不甘心失败,始终保持战斗到最后的勇气与决心。 D、项羽能够自刎,而不忍心杀自己的战马,反映出项羽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①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②、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 【注】①关相国:指关播,唐德宗时任宰相。②摹(běng)茸:草木茂密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心空,空以体道体:实践 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假:借 C.刑余之材,长无寻焉寻:寻找 D.书子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贻:留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由是筐篚者斩焉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C.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实迷途其未远 D.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将有事于西畴
|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B.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C.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D.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小题4:文言翻译(共7分)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4分)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3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耶律休哥,字逊宁。祖释鲁,隋国王。休哥少有公辅器。
乾亨元年,宋侵燕,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败绩,南京?被围。帝命休哥代奚底,将五院军往救。遇大敌于高梁河,与耶律斜轸分左右翼,击败之。是年冬,上命韩匡嗣、耶律沙伐宋,以报围城之役。休哥率本部兵从匡嗣等战于满城。翌日,将复战,宋人请降,匡嗣信之。休哥曰:“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乃诱我耳。宜严兵以待。”匡嗣不听。休哥引兵凭高而视,须臾南兵大至,鼓噪疾驰。匡嗣仓卒不知所为,士卒弃旗鼓而走,遂败绩。休哥整兵进击,敌乃却。
圣宗即位,太后称制,令休哥总南面军务,以便宜从事。休哥均戍兵,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统和四年,宋复来侵,其将范密、杨继业出云州;曹彬、米信出雄、易。时北南院、奚部兵未至,休哥力寡,不敢出战。夜以轻骑出两军间,杀其单弱以胁余众;昼则以精锐张其势,使彼劳于防御,以疲其力。又设伏林莽,绝其粮道。曹彬等以粮运不继,退保白沟。月余,复至。休哥以轻兵薄之,伺彼蓐食,击其离伍单出者,且战且却。由是南军自救不暇,结方阵,堑地两边而行。军渴乏井,漉淖而饮,凡四日始达于涿。闻太后军至,彬等冒雨而遁。太后益以锐卒,追及之。彼力穷,休哥围之。至夜,彬、信以数骑亡去,余众悉溃。太后旋斾。封宋国王。
及太后南征,休哥为先锋,败宋兵于望都。时宋将刘廷让以数万骑并海而出,约与李敬源合兵,声言取燕。休哥闻之,先以兵扼其要地。会太后军至,接战,杀敬源,廷让走瀛州。
休哥以燕民疲弊,省赋役,恤孤寡,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远近向化,边鄙以安。休哥智略宏远,料敌如神。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身更百战,未尝杀一无辜。
(选自《辽史》,有删改)
【注】①南京:这里的南京指今北京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休哥整兵进击,敌乃却却:退却
B.休哥以轻兵薄之薄:靠近、迫近
C.太后益以锐卒益:更加
D.身更百战,未尝杀一无辜更:经历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耶律休哥军事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休哥率本部兵从匡嗣等战于满城? ②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乃诱我耳
③又设伏林莽,绝其粮道? ④伺彼蓐食,击其离伍单出者
⑤先以兵扼其要地? ⑥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耶律休哥出身贵族之家,年少的时候就表现出做王公辅相的才能,乾亨元年深受皇帝器重,耶律休哥不负所望。
B.耶律休哥深知兵不厌诈,看出宋军假降后,规劝韩匡嗣。韩匡嗣不听而兵败,幸亏耶律休哥才得以击退敌军。
C.耶律休哥追随太后南征,为先锋。耶律休哥预先扼守住要道,恰好太后大军赶到,宋军大败,耶律休哥被封为宋国王。
D.耶律休哥戍边有方,重视边境的建设,创立轮休法,鼓励农桑,整修装备,教化边境百姓,因此边境安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军渴乏井,漉淖而饮,凡四日始达于涿。(5分)
⑵?省赋役,恤孤寡,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5分)
5、单选题 下列课文语句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都(国都、都城)门帐饮
自古伤(为……悲伤)离别
这次第(光景)
B、经年(年复一年)
断鸿(失群的孤雁)
封(筑土为坛祭山神)狼居胥
C、坚明约束(约定、契约)
置币(钱币)遗单于
会论(判罪)虞常
D、羝乳(生子)乃得归
膏(使……肥美)野草
乞骸骨(大臣年老请求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