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 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 ②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有子认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事很少见的。
B?“今之孝者,是谓能养”,意思是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就足够了,因此,在孔子看来,赡养父母就是应该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满足。
C“色难”指的就是“脸色难”,孔子认为,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长辈和颜悦色。
D“百善孝为先”,儒家思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孝”,而发展到了孟子,就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人”,?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2.?根据以上的选段来看,请概括出孔子及其弟子对于“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游灵岩记①
高启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间,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虚。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本文有删改)
(二)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本文有删节)
注释:①《游灵岩记》,作于1364年——1366年(元代至正二十四至二十六年)张士诚据苏州自称吴王期间,记叙了作者奉陪张士诚所任命的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游苏州灵岩山及赋诗之事。灵岩:山名,又称砚石山,在江苏苏州西南,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有古迹多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 窈然:深远曲折。
B.如鄙予之陋者 鄙:谦词,称自己。
C.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 得:收获
D.而属启为之记 属:通“嘱”,嘱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盖专此郡之美者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B.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②然力足以至焉
C.①有其地而非其人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①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②而亦与其有得焉
3.下列四句中句子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B.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C.此余之所得也
D.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
4.下列对两个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一)作者先说灵岩山于“峰联岭属”之中一山独秀,像是不肯和众峰排列在一起独具匠心地突出灵岩山之“异”,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B.选文二说明了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
C.选文一说山与人两相对应,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揭示的游观之理和选文二一样。
D.两选文都是山水游记,两者全文均将记叙、写景与说理紧密结合。
5.断句和翻译。
(1)用“/”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题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 (? )?
2.张良出,要项伯(?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4.令将军与臣有郤(? )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4、阅读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衰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荀)或①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④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嫡③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苟攸等曰:“诸君能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四·郭嘉传》中华书局版)
注:①苟或:曹操的谋士。?②太祖:曹操,其子曹丕称帝,追封其为魏太祖。?③古时候称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候专指正妻所生的长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智者审于量主量主:估量主人
B.多端寡要寡要:抓不住要害
C.必死于匹夫之手匹夫:才智一般的人
D.不使孤至此至此:到这里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月出于东山之上?
B. 于是遂去之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C .以待其变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D.又从攻谭于南皮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郭嘉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①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②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③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④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
⑤唯奉孝为能知孤意?⑥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社会政治大动荡的时代,郭嘉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观察选择自己的“主公”。他先是北见袁绍,后来又投靠曹操,表现了郭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的择主原则。
B.郭嘉是由于苟或的推荐才得到曹操的赏识的,他擅长于分析时局形势以及各个政治军事集团内在的矛盾,有利于曹操在政治军事上的决策,从而成为曹操重要的谋士。
C.“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是郭嘉在官渡之战后对是否乘胜追讨谭、尚作出的分析,这个看法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人性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事实证明了郭嘉料事的准确,最终使得曹操坐收渔人之利。?
D.曹操在郭嘉去世后南下荆州,结果“于巴丘遇疾疫,烧船”,惨败后的曹操想起了这位年轻而又诡奇的谋士,也令人对郭嘉能够一瞥之下看出他人肺腑的惊世才能产生无限遐想。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霄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的划线处断句。(限划8处)(4分)
后 生 才 锐 者 最 易 坏 若 有 之 父 兄 当 以 为 忧 不 可 以 为 喜 也 切 须 常 加 简 束 令 熟 读 经 子 训 以 宽 厚 恭 谨 勿 令 与 浮 薄 者 游 处。 如 此 十 许 年, 志 趣 自 成。?(《放翁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