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A.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 其孰能讥之乎 B.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以公所命名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2、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
瘗旅文
王阳明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蜙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噫!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胡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夫冲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耳,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吾为尔歌,尔听之!”
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莫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瘗旅文 瘗:埋葬
B.亦遽然奄忽也! 奄忽:疾速,这里指死亡
C.无悲以恫 恫:惊恐
D.无为厉于兹墟兮! 厉:作乱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两段写自己看到一吏目携一子一仆经龙场前往任所赴任,投宿土苗家。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三人相继离世。
B.文章四五两段是作者为吏目子仆三人所写的悼歌。楚辞体的运用让悲怆感得到了加强,作者劝慰吏目要“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C.文章责问吏目为何要为五斗米送命,而后又极言来龙场路途之艰险瘴疠之巨毒,来此地之人必死无疑,再说自己呆在这里三年都还没死是因为自己从没有忧伤过。
D.作者没有将“吾”与“吏目”相比较,但表现了王守仁被迫害、被贬逐的愤懑。与其说作者在哭祭那不知名氏不知籍贯的吏目,不如说作者在哭祭自己。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耳,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励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宽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臱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于事者,着之篇末。?
(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坟籍:古代典籍,泛指古书。
B.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辟:征召。
C.后遭母忧,有至孝称。忧:疾病。
D. 隐不违亲,贞不绝俗隐:躲藏。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太“好学善友”和“鉴品士人”的一组是(?)(3分)
A.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B.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
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
C.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
皆有臱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D.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太早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让他在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学了三年,博通群书,后名闻京师。
B.郭太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戴在头上,当时人们也学着他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到这种地步。
C.郭林宗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鉴定的。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林宗不会附会增加夸张之,不会运用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词来夸奖人。
D.隐居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后来母亲去世,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5分)
译文:?
(2)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5分)
译文:?
4、单选题 下列对“以”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③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④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⑤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⑥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⑦而乃以手共搏之
⑧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⑨丹不忍以己之私
A.①⑤/②③④⑨/⑥⑧/⑦
B.①⑨/②③⑧/④/⑤/⑥⑦
C.①⑨/②④⑥⑧/③⑦/⑤
D.①⑤/②③④⑧/⑥⑦/⑨
5、单选题 对下列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写自己闯入聚会,委婉含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看”“望”,实际上是在想,此处用的是双关手法,十分巧妙。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含蓄地写出了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D.“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典故随手拈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辨识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