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一)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②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③既葬,庐墓六年?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⑤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后面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同“缭”,连结,盘绕。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下面。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滤、斟。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是:此,这。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举匏樽以相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哀吾生之须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虽一毫而莫取蟹六跪而二螯
小题3: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作者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的情怀。
B.清风明月可随意拾取,表现作者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一段通过物和人的对比,突出人的渺小,为第二段写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3、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以文,约我以礼? 约:约束。? ?抑为之不厌? 抑:不过
B.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过:经过? ? 之从政者殆而 ?殆:危险
C.更也,人皆仰之?更:改变,改正? ?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掩饰
D.克己复礼为仁? 复:回复,返回。? ?天下归仁焉? ?归:回到,回复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后面题目。
截冠雄鸡志
李翱
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②,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
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其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东里鄙夫曰陈氏之鸡焉。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是以其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犹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介焉者。客鸡义勇超乎群,群皆妒而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选自《李文公集》?)
[注] ①零口:地名。②营群:寻其群体。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命:指挥。
B.而仰望焉,而旋望焉旋:回头。
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校:较量。
D.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志:记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鸡,禽于家者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D.客鸡义勇超乎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小题3: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截冠雄鸡“重义轻利”和众鸡“妒贤嫉能”的一组是
A.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
B.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焉是以其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
C.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
D.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众鸡闻而曹奔于粟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译文:______________
⑵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
译文:______________
⑶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译文: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②荫yì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梅尧臣26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凡士之蕴其所有蕴:藏
B.犹从辟书辟:征召
C.次为十卷次:依次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掇:采取,择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4分)
A.盖愈穷则愈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辄抑于有司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其为文章其皆出于此乎
D.因索于其家因坐法华西亭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A.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B.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
C.以歌咏大宋之功德
D.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小题4: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然则非诗之能穷人
B.往往探其奇怪
C.出语已惊其长老
D.辄序而藏之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作者开篇提出世人的看法并加以分析,段末提出自己的观点,即“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B.梅圣俞孩童时就显露出诗歌才华,学习六经仁义的学问后,写的文章简古纯正,但他不求取悦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
C.王文康曾高度评价梅圣俞的诗歌,感叹已经二百年没有这样的杰作,却没有向朝廷推荐梅圣俞,使其得到任用。
D.这篇书序主要论述了梅圣俞的诗歌艺术,同时表达了对梅圣俞虽才智超群却未能“得用于朝廷”的惋惜和悲叹。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