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①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③项王默然不应 ④项王按剑而跽 ⑤壮士!能复饮乎 ⑥项王未有以应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
(1)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连续三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项羽却默默地没有反应。(“数”“目”“示”一字1分。)
(2)所民派遣将官把守关门,为的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出和意外事故。(“者……也”句式1分,“故”“非常”各1分。)
(3)项羽难道是他(舜)的后代吗?(要不)怎么兴起得这么快呢!(“岂……邪”句式1分,“何……也”句式1分,“兴”“暴”各1分。“何……也”译作其它感叹句式也算正确;“暴”译作“突然”也正确。)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从语境来理解,此句中的“寿”是“敬酒”的意思。故答案选B。
小题2: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①句是刘邦的话,④句表现了项王在樊哙闯帐后的警惕,⑤句是项王对樊哙的称赞。运用排除法自可得知答案为D。
小题3:樊哙闯帐后,项王一赏再赏直至“赐座”,虽然心态复杂,但绝无恐惧害怕之意。
小题4: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共事二三年?
B.本自无教训?
C.十六知礼仪?
D.蹑履相逢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子路》)
①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
(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把义放在最高标准,孔子在与子贡的谈话中把品德修养和国家利益放在最高标准。
B.孔子和孟子都一致谈到了作为“士”的行为准则:言是不需要信,行也是不需要果。
C.信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之一,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实孔子也认为“信”是“士”的重要标准。
D.孟子还说过:“君子不亮(通“谅”,即信),恶乎执?”即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有操守?所以孟子并不认为君子不需要讲信用。
(2)不少书籍都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孔子的格言,结合以上文段,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我们既要讲信用,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义”的原则来进行变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超脱出来,不做“硁硁然小人哉”的读书人,而做一个通达权变的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游君山记
袁中道
万历辛亥暮春,汉阳王子以吊中郎①至。予感其意,送至岳阳,同游君山。以风逆,泊舟南津港。
质明,东风细细,波平如掌。初日甫出,与王子方舟进发。顷之,抵山足,见乔木蓊郁,亏蔽天日,黯黯含雪霰气。两掖之山,如垂长袖。寺内鸭脚②四株,唐宋以来物也。上巢白鹤数百,远视之,如玉兰花。正殿亦壮伟,后为藏经楼。西去,穿乔木中,新篁绿色照人,盖远视此山,直似长眉一抹,入其中,求所谓十二螺③者,亦不得,都为老树寿藤所遮,仿佛见污隆④耳。然曲径中竹翠茶香,杂花芬馥,极迂回,有幽致,宛似江南佳丽名园。过轩辕台,此处可览湖中之胜,惜以文昌阁封之。复行竹石中,登酒香亭。
还至寺左掖髻上,得朗吟亭。望长沙、湘潭,去帆如阵。共坐其上看水,大约天水一色光景,乃此山寻常受用,然亦不能于此外觅一奇语,能模写其澄鲜也。步至湘妃庙,穿林中,忽得旷野平田,极有野趣。入庙中,了无一人。
晚复至山口,觅石踞坐,看水上云变。予谓王子曰:“天下惟夏云最奇,而湖上之夏云尤奇。盖八百里之水气,上蒸空界,淋淋漓漓,生生动动,极百物之态,穷雕镂之巧。昔米老⑤谓于潇湘得画景,盖谓湖上云物异也。吾又安得一椽,竹中听水观云,以娱余生耶?”是夜,王子大有卜筑之意。水气清冷,不成寐。
辰起,猛风乍作,趣别山灵,一帆走岳阳楼下。
(节选自《珂雪斋集》,有改动)
【注】 ①王子:指王章甫。中郎:袁中道之兄袁宏道。②鸭脚:银杏。③螺:指像螺髻一样的山峰。④污隆:高低不平。⑤米老:米芾。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初日甫出 甫:才
B.极有野趣极:非常
C.穷雕镂之巧穷:穷尽
D.趣别山灵趣:趣味
小题2:下列全部属于作者与王章甫同登君山所见之景的一组是(3分)( )
①东风细细,波平如掌 ②乔木蓊郁,亏蔽天日 ③新篁绿色照人 ④长沙、湘潭,去帆如阵 ⑤旷野平田,极有野趣 ⑥湖上之夏云尤奇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说明了作者游览君山的缘由:因感激王章甫的情谊,所以陪他游览。
B.因为树藤遮蔽、道路崎岖,作者找不到上十二螺的路,只好登上酒香亭远眺。
C.按照作者的游踪,文章依次主要记叙了“看山”“看水”“看水上云变”之景。
D.作者和王章甫一起游览君山,观山览水之后,两人都产生了栖身君山的想法。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寺内鸭脚四株,唐宋以来物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米老谓于潇湘得画景,盖谓湖上云物异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寺庙内的四株银杏,是唐宋以来的物产。(句意正确、语言通顺,1分;按判断句式翻译,补出判断动词“是”1分)(2)往日米芾说在湘江上得到作画的景物,大概说的就是洞庭湖上云气的奇特。(句意正确、语言通顺,1分;根据米芾的身份,将“画景”译为“用来作画的景物”,1分;“于”译为“在”,1分;“盖”译为“大概”,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趣:通“趋”,跑,疾走。
小题2:①是登君山前所见,⑥是夏季君山的景色,并非此次登山所见。
小题3:“道路崎岖”不是“找不到上十二螺的路”的原因,原文中作者找不到“十二螺”是因为树木遮掩。另外,“登上酒香亭”和“找不到上十二螺的路”没有因果关系,选项用“只好”一词,存在逻辑问题。
小题4: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