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与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④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到任。
B.诏书切让。 让:责备。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干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咨乃谢病去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令敦煌曹皓
令行禁止
C.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
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
D.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吾与汝毕力平险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帝迎候而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3、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记句容叟
袁枚
舟过燕子矶,泊古寺,有叟训数僧。貌癯而古,须发堕落,高吟所作诗,齿缺不能音。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曰:“余非有道者,累于道者也。”询其姓,曰赵,句容人。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誓不娶,年十九,母亡。
慕茅山三洞为神仙居,绝欲得之,仡然从三人而行,裹粮趋洞所。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二人者秉烛继之。蝙蝠哑哑万数,如大片黑云来扑火,火灭。其一毒虺,长三四尺,狂走有声。三人苦畏,联衣带行山根,触顶碍眉,石乳雨下,讫不得住。又五六里,得坦穴,闻钟磬鸣,大喜奔之,石罅水所为。望如黑海,昏雾杳藐,波浪大作,不可穷也。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从原径返,行且卧,迷无所复。闻人声如天外呼者,则三人之戚友具麦饭纸钱号于洞口也。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
叟归,学茹气呼吸法,于三人中最为长年,卒衰废,与他老人同。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自悔空然慕道,几死穴中。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孕之即不茹荤——茹:吃。
B.二人者秉烛继之——秉:举着。
C.仡然从三人而行——从:跟随。
D.自悔空然慕道——空:徒劳。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老翁“累于道”的一项是(? )
①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
②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
③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
④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
⑤叟归,学茹气呼吸法
⑥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凡夫俗子为之向往并付诸行动,然而最终结果往往是水中捞月,枉费心血。
B.老翁面貌清癯古朴,似和传说中得道真人十分相似,然而答复却出人意料,文意顿显跌宕,引出后面对年轻时寻仙探洞经历的描述。
C.老翁年轻时求仙探洞的故事,令人回味。“闻钟磬鸣”却与神仙失之交臂,不但没有留在仙境,在返回的途中几乎迷路而死,令人警醒。
D.结尾处写老翁求仙不成,终于“衰废”,与凡人无异,又因不名一钱,只得“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绾合自然。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材料一】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见《论语·先进》)
【材料二】
孔子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材料三】
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见《礼记·大学》)
小题1:“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其语重矣。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简要分析孔子为何要生那么大的气。(2分)
小题2:你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反映出来的孔子的思想倾向。(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