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9-24 06:27: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书何易于
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笼筦①,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划②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划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公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③,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是时故相国裴公出镇绵州,独能嘉易于治。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是。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止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④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曰:“无盗。”樵曰:“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日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日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交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对,笑去。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至如缓急补吏,则曰:吾患无以共治。膺命⑤举贤,则曰:吾患无以塞诏。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继而言之,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注]①筅:同“管”。榷筅,指对某些物资实行专卖管理。②划:同“铲”。③常赋:指按规定要交纳的赋税,与临时增收的苛捐杂税相对。④传符:古代官员、使者外出,按品级给券由各地驿站供应食宿、车马。⑤膺命:承受皇帝诏命。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丧失,耽误
B.矧其赋以毒民乎——厚:增加
C.改绵州罗江令,其治益昌——视:和……一样
D.尝从观其政,从不过三人——道:道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易于挺身为民——勇气闻于诸侯
B.子弱业破不能具葬——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C.而易于考止中上,哉——来时甚急,去后
D.指白枉直——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此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易于亲为刺史挽舟,是对刺史不理政务、游春扰民的否定与谴责,不卑不亢的回答显示了他的人品、智慧和勇气。纵火焚诏一事则显示了他的刚正与爱民。
B.本文还概述了何易于助民治丧、尊老问政、立遣竞民、为政简约等情况,使人物形象更趋完整、丰满。
C.邑民责问孙樵何易于“考止中上”的原因,听了孙樵的解释,邑民心悦诚服,微笑着离去。
D.本文详略交叉,虚实相应,事理相连,情理相生,将一个普通县令的政绩、遭遇放到全国官吏的横断面上来考察,放到漫漫历史长河中来评述,平实朴素而又举重若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斜线(/)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余 居 长 安 岁 闻 给 事 中 校 考 则 日 某 人 为 某 县 得 上 下 考 由 考 得 某 官 问 其 政 则 日 某 人 能 督 赋 先 期 而 毕 某 人 能 督 役 省 度 交 费 某 人 当 道 能 得 往 来 达 官 为 好 言 某 人 能 擒 若 干 盗 县 令 得 上 下 考 者 如 此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6分)
暴方子传
俞?樾
暴方子,名式昭,河南滑县人。祖名大儒,字超亭,官江西知县。方子以巡检指省①江苏,补平望司巡检。刻苦自厉,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虽其母不能具甘旨,妻子无论也。时谭叙初中丞以苏藩护理巡抚,禁博禁妓禁食鸦片烟。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文到奉行,诸弊竟绝。谭公嘉之,举荐贤守令数人,方子与焉,诏军机处存记。会以母忧去官。免丧复至江苏,补吴县甪头②司巡检。清操愈厉,曰:“吾母在尚尔,今岂为妻孥计温饱哉!”
甪头司驻太湖西山。方子布衣芒履,徜徉山水间。遇先贤祠墓,每刻石表识之。又访求山中遗老诗文集,刻以行世。公事之暇,好读史,《史记》、两《汉》、《三国志》、《晋书》皆卒业。然性傲岸,喜凌上,坐是失上官意,竟劾去之。官罢后,饔飧不继,山中人争以米馈,未匝月,得米百馀石,柴薪膎菜称是。山中有秦散之者,为作《林屋山民馈米图》。
及归滑,贫益甚。
光绪二十年,倭事起,湘抚吴清卿中丞自请督师。方子喜曰:“伟哉此举,吾愿从之。”谒中丞于津门。中丞吴人也,见之大喜,拜疏言:“臣前丁忧家居,即闻甪头巡检暴式昭坚持节操,以不善事上官被劾,深以为惜。请开复其官,交臣差遣。”得旨:准留营差遣,俟有微劳,即行开复。方子乃从中丞出山海关。奉檄至塞外买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中丞叹曰:“此人若为牧令,政绩必有可观矣!”
其明年,感疾,卒于关外,年仅三十馀,闻者深惜之。
[注]①指省:清代捐纳制,没有补授实缺的官员,不等吏部抽签分发,而由自己出钱,指定到某省去听候委用。?②甪[lù]头:地名,在江苏吴县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会以母忧去官会:适逢
B.每刻石表识之识:认识
C.刻以行世行:通行
D.俟有微劳,俟:等到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暴方子廉洁的一组是(4分)(?)
①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②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文到奉行
③举荐贤守令数人?④然性傲岸,喜凌上
⑤未匝月,得米百馀石,柴薪膎菜称是?⑥奉檄至塞外买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暴方子严于律己。他到江苏听候委用,补员为平望司巡检,但他生活俭朴,就连他的母亲也不能享受到美味。
B.暴方子在世三十多年,担任过一任知县,两任巡检,其间曾因冒犯上司被免官。光绪二十年,追随吴清卿去抗倭。
C.暴方子风雅好学。在苏州,他常常穿着布衣踏着草鞋游览太湖西山;在公事之余,喜欢读史书,《史记》等史书他都已通读。
D.吴清卿对暴方子的廉洁非常赞赏,认为他如果担任牧令,政绩一定有可观的地方。可惜第二年方子就因病去世了。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A.会以母忧去官申之以孝悌之意
B.感疾,卒于关外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公事之暇,好读史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方子乃从中丞出山海关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母在尚尔,今岂为妻孥计温饱哉!(5分)
译文:?
(2)然性傲岸,喜凌上,坐是失上官意,竟劾去之。(5分)
译文:?



3、单选题  按照合理的顺序,重新排列下面六个句子。
①桐木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②泡桐木材优点很多。
③不论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文教用品,工艺美术方面,还是在日常生活等方面,都被广泛应用。
④由于泡桐异音性能好,我国自古就用桐木做乐器,故有“琴桐”之称。
⑤它木质轻,易加工,纹理鲜明美观,不易翘裂变形、不易燃烧,绝缘和导音性能好,还具有隔潮、耐腐、易干燥等优点。
⑥近年泡桐木材还被用做车船上的装板、航空包装箱,并作为胶合板、贴面板和各种模型的制作材料。
A.②④③⑤①⑥
B.②⑤③④⑥①
C.⑤④①②③⑥
D.⑤③②①⑥④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举高第迁上蔡长。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超为零陵太守,病归。复征谏议大夫,迁南阳太守,其治如上蔡。
  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荆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复数增秩赐金。竟宁中,征为少府,列于九卿,奏请上林诸离近宫馆稀幸御者,勿复缮治供帐,又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及宫馆兵弩什器减过太半。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遂奏罢,省费岁数千万。信臣年老以官卒。
  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为主祠。(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述 称:称赞
B.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 约束:规定
C.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 敖,同“傲”,骄傲
D.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 治行:政绩品行
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完全表明召信臣“好为民兴利”的一组是( )
①其治视民如子
②开通沟渎
③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
④禁止嫁娶送终奢靡
⑤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
⑥躬劝耕农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信臣为人勤劳、肯卖力,而且有谋略。他一心为百姓着想,惩办贪官污吏决不手软,从而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拥护。
B.召信臣一心“为民兴利”,不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C.在少府之职时,召信臣认为皇上吃暖房种植的不合时令的蔬菜对健康不利,于是果断地奏请停止生产和供应此类蔬菜。
D.元始四年,皇上下诏书祭祀有益于民的官员,召信臣榜上有名,这说明虽然他已不在人世,但其在百姓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4.用“/”断句。
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不要求标点,画“/”即可。)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西海岸记
广宇之西曰西天,西天之云曰西海,西海之上凿石架阁为栈道,曰西海岸。
信州故山水之奥,而东北三清山尤为雄奇,三清之中,险绝著者,以西海岸为壮观。西海之岸,长四千余米。其左俯绝壑,右控垂崖,回环连接,蛇行抵三清福地。人游海岸,若走刀脊。西行复西望,磅礴无际:晴则千山万山,势若骏马,皆驯伏趾下;阴则卷雾惊涛,状似蛟龙,惟腾跃眼底。景尤空阔,境尤浑浩,信是大观,可以嗤五岳,笑黄山也。昔游三清福地,山高路险,非健夫壮士不能为也。今取道去西海,一路沿危壁而行,中有三千余米栈道,无拾级之虞,其状如履平川,排千难万险以为云中逍遥。纵太白来游,应不复叹《蜀道难》矣。或曰三清胜境,以梯云岭、南清园、三排尖、万寿园为四杰。虽巧供甚众,然广不足游。待西海岸出,三清之游始为大观,景区之旅始为增广。譬之唐诗,南清园为初唐高唱,西海岸则为盛唐气象。今而后,乃知三清四杰之外,别有西海之李、杜存也。
大凡山有胜境,待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待物而后开。三清自葛洪开山以来。越千五百年,游人羡西海之雄,每每侧身西望,莫不空自嗟。时维公元二OO一年六月,有善政者谋之,遂率众西进勘察,负干粮,饮山泉,下临谷地,引援高壁。历数月,始揭西海之秘,终窥天表之诡,如此规画,极尽苦心。岁末,始兴建之。逾百五十日事毕,费时短而大功成,实为一奇;架壁为栈者,寄飞岩,瞰深渊,虽发竖目眩,然从容就理,终无一人伤亡,此为二奇;栈道所行,沿途邀松入景,盟石为友,未坏一毛,无伤一境,实为三奇。或谓三清西海岸之造设,补江西之空白,为全国所罕见,斯言不为过也。
古人谓山与胸之磊块赏泉与胸之娟洁赏草木云物与胸之文章赏窃以为君子耸高格与天地之精神赏不亦宜乎。今观西海岸景,此所以为盛世之业,人和之举,千秋名胜,别有取义,固不仅风景奇绝也。是为记。
壬午年?尔仁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是大观信:确实
B.无拾级之虞虞:忧虑
C.引援高壁引:牵拉
D.未坏一毛毛:毛皮
小题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以西海岸为壮观      ?②排千难万险以为云中逍遥
③南清园为初唐高唱?    ④费时短而大功成,实为一奇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清奇景中,以梯云岭、南清园、三排尖、万寿园四大景点为杰出,但西海岸一出,其雄伟壮丽为众景点之冠。
B.过去游览三清福地,道路险峻,精壮之人也不能游,栈道修成后,人们可以悠闲逍遥地在云雾中游览。
C.耗时短,工程大;山势险峻,却无人伤亡;沿途邀松入景,盟石为友,保护了自然美景,实在是西海栈道兴建的“三奇”。
D.作者认为,西海岸除了风景奇绝之外,还是盛世的大业、天地人和的创举。而后者是这一名胜蕴含的深义。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