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 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晋军函陵——三军可夺帅也
C.臣之壮也——君之薄也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下列句子中,“焉”的用法归类正确的的一组是
[? ]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盘盘焉,囷囷焉。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将焉取之
⑧郑文公亦不礼焉
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⑩犹且从师而问焉
A.①⑨/ ②③⑦/④/⑤⑧⑩/⑥
B.①⑨/ ②③⑦/④/⑤⑥⑩/⑧
C.①⑨/ ②③⑦/④/⑤⑧/⑥⑩
D.①/ ②③⑦⑨/④/⑤⑧/⑥⑩
3.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 ]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⑤夫晋,何厌之有?
⑥是寡人之过也
⑦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⑧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A.①④/②③⑦/⑤/⑥⑧
B.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C.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D.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参考答案:1.C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1)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分)
译文:?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2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但在君王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3分)
(2)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叹息,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2分)
本题解析:
第一句得分点:“微”,没有,无法,1分; “文”,文饰,掩饰,1分;“其谓予何”句式语气,1分。第二句得分点:“屈”,使屈身,倾倒,1分;反问句式,1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窘迫,受窘
B.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笃:笃厚
C.贤贤易色——贤:尊重,崇尚
D.敏于事而慎于言——敏:迅速,敏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齐、楚之精英
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杳不知其所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侵之愈急。
B.子孙视之不甚惜。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可以知之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指示代词“这”;其余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