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三)
2017-09-24 07:10: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请指出“山鸟”“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公度的这首《悲秋》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旅夜书怀?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题1:首联、颔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首联、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小题2:“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①,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注】①逐臣:是被放逐之臣,这里指贾谊因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问题。
点绛唇·呈洛滨①、筠溪②二老
[南宋]张元干③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注]①洛滨:即富直揉,字委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孙。因坚持抗金为秦桧所忌,不久被罢职。 ②筠溪:即李弥孙,字似之,自号筠溪翁。因反对秦桧议和,不久被落职。③张元干:宋代词人,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亦遭贬逐。绍兴元年(1131),以将作监致仕福州。对纲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后被秦桧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
(1)起二句“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并简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小题1:对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说只有远离故乡外出做官之人,才对自然物候的变化特别敏感。“偏”字用得特别工巧,形象地表现出新春来临时宦游人感慨时光流逝的心惊,与尾联“归思”相照应。
B.颈联写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水上的绿萍,在晴朗的阳光下摇动着光泽。“催”和“转”两个字非常有力地渲染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与无尽活力。
C.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尾联是点睛之笔,诗人因宦游他乡,不能赏玩故园春景,辜负大好春光的“归思”之情跃然纸上。
D.本诗结构细密,循着诗题,层层拓展:“新”字扣住“早”;中间两联具体描写早春景象,“云霞”两句呼应“望”,“淑气”两句呼应“游”,尾联与“和”字照应,点明了诗人和同伴的伤春思归之情。

小题2:本诗的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