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请指出“山鸟”“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公度的这首《悲秋》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旅夜书怀?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题1:首联、颔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首联、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小题2:“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①,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注】①逐臣:是被放逐之臣,这里指贾谊因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问题。
点绛唇·呈洛滨①、筠溪②二老
[南宋]张元干③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注]①洛滨:即富直揉,字委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孙。因坚持抗金为秦桧所忌,不久被罢职。 ②筠溪:即李弥孙,字似之,自号筠溪翁。因反对秦桧议和,不久被落职。③张元干:宋代词人,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亦遭贬逐。绍兴元年(1131),以将作监致仕福州。对纲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后被秦桧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
(1)起二句“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并简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小题1:对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说只有远离故乡外出做官之人,才对自然物候的变化特别敏感。“偏”字用得特别工巧,形象地表现出新春来临时宦游人感慨时光流逝的心惊,与尾联“归思”相照应。
B.颈联写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水上的绿萍,在晴朗的阳光下摇动着光泽。“催”和“转”两个字非常有力地渲染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与无尽活力。
C.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尾联是点睛之笔,诗人因宦游他乡,不能赏玩故园春景,辜负大好春光的“归思”之情跃然纸上。
D.本诗结构细密,循着诗题,层层拓展:“新”字扣住“早”;中间两联具体描写早春景象,“云霞”两句呼应“望”,“淑气”两句呼应“游”,尾联与“和”字照应,点明了诗人和同伴的伤春思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