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三)
A.教以击刺法申之以孝悌之义 B.乃因地形制阵法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精求而更置之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继光乃旋师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2、阅读题 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余 居 长 安 岁 闻 给 事 中 校 考 则 曰 某 人 为 某 县 得 上 下 考 由 考 得 某 官 问 其 政 则 曰 某 人 能 督 赋 先 期 而 毕 某 人 能 督 役 省 度 交 费 某 人 当 道 能?得 往 来 达 官 为 好 言 某 人 能 擒 若 干 盗 县 令 得 上 下 考 者 如 此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词解释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碎琼乱玉(美玉) 耘耔(培苗) 控于地(投、落下)
B.恭疏短引(撰写) 闵凶(悲痛) 志怪(记载)
C.家君作宰(宰相) 逋慢(怠慢) 险衅(祸患)
D.命途多舛(不顺) 逸兴遄飞(快速) 捧袂(衣袖)
4、阅读题 读下文,完成1—4题。
张益州①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万命择帅,天子曰:“外乱不作,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②。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敧,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从容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③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④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⑤,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欲,如何?”皆曰:“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张益州:古人往往称官吏,张方平为益州太守,故称“张益州”。
②竞:解决;
③繄:yi,犹“实”。
④砧斧:是古代的刑具,这里代指严刑竣法。
⑤齐民:齐等的民众,指无辜的善良百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威劫齐民 劫:抢劫,
B.掠夺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绳:管束,
C.处置重足屏息之民 息:气息,出气
D.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固:长久,久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②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B.①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C.①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①又不可以武竞
②?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益州治蜀,反对施行严刑竣法。他认为,施行严刑竣法只会使百姓沦为与盗贼为伍,酿成大乱;反之,用礼义、法律来教化、差使百姓,那么蜀人是很容易管理的。
B.作者认为,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自己还未曾见过;即使不用画像,张公的恩情也会世世代代记在蜀人的心中。
C.张益州是“为天下牧小民不倦”的封建官吏的形象,他采取安抚办法宽政爱民,使之安居乐业,博得人心。
D.张益州在蜀地发生祸乱,“京师震惊”之际,临危受命,赶赴蜀地。由于措施得当,祸乱很快被平息,“蜀人相庆如他日”,从此,蜀地相安无事?
4.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正,从容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慢慢地。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故:缘故。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