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目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①穿云翠,畲田②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③?残菊绕墙飞。
注释:①岫:山。②畲田: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③渊明谁送酒:陶渊明隐居田园,贫无酒钱,有亲友送酒上门,这里的意思是,诗人自己现在的境遇不如当年的陶渊明。
(1)首联、颔联,诗人怎样表现自己的心境和情怀?试做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运用了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也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回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
(2)“穿云翠”是生动而美丽的景象,“得雨肥”意味着丰足。美好的景物反衬出诗人的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的心情。这是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6分)
子?衿?《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小题1: 这首诗采用的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有什么含意?(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小题1: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
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叙述手法中的插叙,4分,手法、特点各2分。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旅 思
戴望舒
故乡芦花开的时候,
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
黏住了鞋跟,黏住了心的征泥,
几时经可爱的手拂拭?
栈石星饭的岁月,
骤山骤水的行程,
只有寂静中的促织声,
给旅人尝一点家乡的风味。
【小题1】这首诗的主题是 ,诗歌的题目鲜明地表达了这样的主题。诗人借助 这一具有特征性的意象,引起对故乡动人季节的回忆;又借 这一古老的诗歌意象,不仅使诗歌平添不少的韵味,更使这首诗的主题表达得更为急切,更为真实。(3分)
【小题2】“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黏住了鞋跟,黏住了心的征泥,几时经可爱的手拂拭?” “栈石星饭的岁月,骤山骤水的行程”,这些描写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抒写旅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芦花;促织。
【小题2】这些描写既写出了旅人急骤而又匆促的行程,又写出了途中风餐露宿的情形。(2分)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更能促使旅人回忆起家的舒适和故乡的温暖,对比之下,进一步加重了旅人的望乡、思乡之情,从而深化了诗歌主题。(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歌标题及关键词来分析,由标题“旅思”可以联想到旅人在途中的思念;由“故乡芦花开”“促织”这些意象可很容易体会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家乡的风味”也直接表现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由此可得出答案。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解答此题,可结合着描写在诗歌中所起的衬托、表现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等角度分析,由关键词“黏”“征泥”“鞋跟”等,可体会出旅人匆匆的行程;“栈石星饭的岁月”表现出了旅人风餐露宿的情形;这些内容与家乡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旅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描写对于主题的深化起着一定的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5、阅读题 阅读《客至》,完成下面题目。(10分)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小题1:首联写出了草堂怎样的环境?其中“但见”二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小题2:颈联表现了主人怎样的生活状况?(3分)
小题3:全诗主要写“客至”,尾联又写邀请邻翁对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写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表现诗人闲适而有些寂寞的心境。
小题1:生活贫困。
小题1:烘托老友相逢时酒兴之高,情意之浓,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题解析:“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写出了草堂的环境,结合环境描写答出主人生活贫困的生活状况,结合“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回答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