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2017-11-05 19:24: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小题1:概括叙述这首词的思路。(2分)
小题2:作者写“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小题3:“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4分)?



2、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阅读题  阅读杜审言的《渡湘江》,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1.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官流放途中,诗中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怎样的?2分
2. 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日郊外
唐 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小题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
月夜?春怨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寂寞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
(1)?请说明两首诗中的主人公的感受有何不同?
(2)?两首诗中的最后一句都既有形象,又有意境,试分析。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