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11-05 19:59: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小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
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小题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具体分析。 (6 分)



2、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8分)
18.(1)扪参历井仰胁息,?
(2)画图省识春风面,?
(3)?,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却匈奴七百余里。
(6)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官盛则近谀。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小题1:本诗首联用整齐的对偶句,突出了“兰”“桂”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全诗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抒发情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有何寓意?(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终南山
[唐]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两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此诗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请简要概括并说说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诗后两句有什么妙处?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